總
【源】①见《姓苑》(15,21,63)。②宋时有张祁者,异名总得翁,其后或为氏(62)。③蒙古族姓。原居蒙古乌纳恩素珠克图盟北路旧土尔扈特旗(255)。【布】河南开封(62),台湾台北(68,261)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获鹿、青海之天峻有分布。汉族、藏族有此姓。《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亦收载,未详其源。
唐代有总持。
【源】①见《姓苑》(15,21,63)。②宋时有张祁者,异名总得翁,其后或为氏(62)。③蒙古族姓。原居蒙古乌纳恩素珠克图盟北路旧土尔扈特旗(255)。【布】河南开封(62),台湾台北(68,261)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获鹿、青海之天峻有分布。汉族、藏族有此姓。《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亦收载,未详其源。
唐代有总持。
读音:Xī【源】 见《集韵》(86)、《姓觽》(17)。【变】 亦作攜(17)。【望】 河东(17)。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收载,未详其源;《姓氏词典》音xié。姑兼收以备考。
读音:Suǒyáng【源】 见《姓苑》(7,9,17,60)。荥阳有索水,居索水之阳者以为氏(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引 《姓苑》收载,其注引张澍之论云: “荥阳有索水。居索
读音:Liǔ柳姓主要是以采邑为姓氏,源于展姓。春秋时鲁国展禽,食采于柳下(今河南濮阳城东),其子孙后代遂以邑名为氏,称为柳姓。柳姓最早繁衍于今河南北部和山东西部一带。鲁国为楚所灭后,柳姓有入居
读音:lǎo【源】 ①古帝颛顼之子号老童,其后有老氏,见《风俗通》(1,6,9,12,17)。②春秋时楚老聃(姓李名耳),老莱子之后,以其老也,故以老称之,其后遂以老为氏(1,12,17)。③春秋时宋
读音:Fēn【源】 见《姓苑》(15,21,63)。 【布】山东新泰(359)、河南潢川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广东之新会、四川之合江等地有分布。汉族、黎族姓氏。《中文大字典》转引《姓
读音:Yíng/Yng【源】见《万姓统谱》(15,63)。
读音:Rúrú【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按,疑即茹茹氏。
读音:Wūjǐjiālǎ【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长白山(23,63,180,260)。【变】 一作〔吴济佳喇〕(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长白山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
读音:gòng lóu周时有赣娄子。(见《续通志·氏族略》)赣娄子,周人,(见《万姓统谱》)齐有隐士赣娄子,著书五篇。(见《姓氏解》)
读音:Bóěrjìsī【源】 清蒙古八旗姓。凡三派,出乌鲁特、克什克腾、察哈尔等地(23,63)。清代蒙古族姓氏。散处乌噜特及克什克腾、察哈尔地方,乃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民族略》收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