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陽
【源】 红阳,古地名(故城在今河南舞阳西北红山之南),以所封为氏(7,60)。亦见《姓苑》(17,21)。 【人】 红阳长仲,汉永始元延时贵戚,见《汉书·酷吏传》(7,11,17)。
历史上罕见之复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 注云: “地名,以所封邑为氏。”红阳,汉时侯国,故城在今河南舞阳西北红山之南。
汉代有红阳·长。见 《容斋随笔》。(按: 《姓氏词典》 引作“红阳长仲”。)
【源】 红阳,古地名(故城在今河南舞阳西北红山之南),以所封为氏(7,60)。亦见《姓苑》(17,21)。 【人】 红阳长仲,汉永始元延时贵戚,见《汉书·酷吏传》(7,11,17)。
历史上罕见之复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 注云: “地名,以所封邑为氏。”红阳,汉时侯国,故城在今河南舞阳西北红山之南。
汉代有红阳·长。见 《容斋随笔》。(按: 《姓氏词典》 引作“红阳长仲”。)
读音:bào zǔ代北复姓。(见《魏书·官氏志》)
读音:Hē现行罕见姓氏。今辽宁之黑山有分布。汉族姓氏。《姓氏词典》 引 《二十五史人名索引》亦收,未详其源。唐代有诃论、诃陵迦; 宋代有诃散。
读音:Nǔěrhǎlā【源】 清满洲八旗姓,原籍无考(23,63,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其原籍无考。
读音:píng【源】 春秋时纪国大夫食采于郱(故城在今山东临朐东南),因以为氏(17)。【布】 江苏武进有此姓(314)。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姓氏考略》亦收载,其据《路史》 云:
读音:Liúhú【综】源出不详。相传为刘、胡两姓所合,已有百年历史。广东顺德有此姓(363)。《中国姓氏辞典》 收载,其据 《半月谈》1992年第18期注称: “当代璧联姓,今广东省顺德市有此
读音:Shèngjiā【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长白山色钦(23,63,180,260)。【变】 后改为盛氏(180)。【人】 清正黄旗满洲护军黑达色之妻为盛佳氏(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长白山、
读音:Mìnuò【源】 西夏吐蕃有觅诺族,以族为氏(31)。
读音:Yīn殷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国名为姓氏,源于子姓。周武王灭纣,封纣王庶兄微子启于宋,商朝其他贵族子孙不得封者,以故国名为氏,称为殷姓。二是以水名为姓氏。因临殷水居住,其居民遂以
读音:Chuòkèqín【源】 清满洲八旗姓。以地名为氏(23)。世居绰克秦(23,63,260)。清代满族姓氏。《清通志·氏族略》收载。本为地名,因其世居绰克秦地方,遂以地名为氏,乃满八旗姓
读音:Xièyīdé现行维吾尔族姓氏。今北京有此姓。今全国政协副主席包尔汉,即姓此氏。未详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