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Zé

【源】 ①见《姓苑》(7,9,11,12,15)。或居于泽者,以所居为氏,或居于泽州(故城在今山西晋城东北)者,以邑为氏(60,62)。②清时岭夷十二地,嘉庆二十三年归附,十六年改流更姓住牧,赶山坪土司姓泽(72)。③羌族姓。【望】 睢阳(17,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泽义,明时陈州人,洪武中以人材举任同知(15,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景县,山东之鱼台、平度、东平,山西之太原、朔州,河南之卢氏,浙江之椒江,广东之澄海、高要、吴川,广西之平乐,云南之泸水等地均有分布。汉族、羌族、瑶族、傈僳族皆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归“入声”部。《姓氏考略》注其源: ①“居于泽者,以所居为氏。”②“又或居於泽州者,以邑为氏。”古泽州辖境相当今山西南部沁水一带。③又,今羌族之泽姓,则源於人名 “泽尔萠”。盖取其名之首音,谐以汉字 “” 而以为姓。见 《中国人的姓名·羌族》。

明代有泽义,陈州人,洪武中以人材举,任同知。

猜你喜欢

  • 斯圖洛夫

    读音:Sītúluòfū俄罗斯族姓氏。汉意为椅子。当以物为姓。见《中国人的姓名·俄罗斯族》,未详其他。

  • 馝刊

    读音:Bìkān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中文大字典》 引《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后改为刊氏。(按: “馝刊”,查《郑通志·氏族略》作“馝邘”; 《九通分类纂》卷二百一,《通志》 卷三十,或作

  • 十代

    读音:Shídài【综】 南北朝时柔然一部落,以部为氏(425)。

  • 读音:Lǐng【源】 清时四川建昌道建昌镇辖有岭氏,邛部宣抚司,康熙时附归(72)。【变】 一作领(91)。【布】 湖北武汉、北京(91)、台湾台北、台东、宜兰、桃园(64,68,261)等地均有此姓

  • 公玉

    读音:gōng yù【音】 玉,一说音肃(Sù)(7,9,12,17)。张澍云:单姓之玉音肃,而复姓公玉之玉音玉(yù)(26)。【源】 春秋时齐湣王臣公玉冉(一作丹,误)之后(7,17)。【变】 一

  • 攣鞮

    读音:Luántí【综】 匈奴单于姓(7,11,17,60)。亦作〔栾提〕、〔栾鞮〕(17)、〔虖连鞮〕(60,63)、虚连题(17,62)。历史上匈奴族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其注云:“匈奴单于

  • 那木達拉

    读音:Nāmùdálā【综】 清正黄旗蒙古马甲德色勒之妻为那木达拉氏(260)。

  • 读音:rú【源】 ①春秋时郑公子班,字子如,见《左传》。郑公族多以王父字为氏(60)。②雁门如氏,源出蠕蠕族(242),其先为代北如罗氏,后改为如氏,见《魏书·官氏志》(6,12,17,27)。【望】

  • 白蘇尼

    读音:Báisū′ní《姓氏词典》 引 《二十五史人名索引》收载, 其注云: “南北朝有白苏尼·; 隋有白苏尼·咥。”未详其源。

  • 賴所

    读音:Làisuǒ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