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
【源】 见《姓苑》(9,60,62)、《广韵》(11)、《古今姓氏书辨证》(7)。或系春秋时楚人桀溺之后(15,60,62)。
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初见於 《姓苑》,其注云: “或系桀溺之后。”(按: 《中国姓氏大全》引作“集溺”,误。)桀溺,春秋楚人,隐者。
【源】 见《姓苑》(9,60,62)、《广韵》(11)、《古今姓氏书辨证》(7)。或系春秋时楚人桀溺之后(15,60,62)。
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初见於 《姓苑》,其注云: “或系桀溺之后。”(按: 《中国姓氏大全》引作“集溺”,误。)桀溺,春秋楚人,隐者。
读音:Níyǎwūyōng′ā′nà台湾高山族姓氏。高山族之朱欧人有此姓,其汉语意: “源于已故始祖乌庸(的)”——尼雅,意为已故的: 乌庸,男性祖先之名; 阿那(按: 或译作 “雅那”)
读音:Zhàoqítè【源】 清蒙古八旗姓(23,63)。【变】 清镶黄旗蒙古马甲诺尔布之妻为兆齐里忒氏(260),〔兆齐里忒〕似即兆齐特之异译。【人】 兆齐特舍利保,清蒙古镶红旗人,世居察哈尔,雍正
读音:Wūsā【综】 彝族姓。属古候万惹家支,贵州、四川凉山等地均有此姓(375)。
读音:Nìng【源】 见《康熙字典》(80)。寗,邑名,或以邑为氏。【变】亦作甯(17)。【布】四川安县(322)、山东蓬莱、北京密云等地均有此姓。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
读音:Xījié【源】 晋时敕勒族诸部有同罗、仆固、奚结,奚结在同罗部北,仆固部东,以部为姓(60,62,63)。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并注其源: “敕勒之别部,在同罗北、仆固东。以
读音:Zhī【源】 见《康熙字典》(62,80,91)。一说,“㞢”为古“之”字,故即“之”姓(91)。罕见姓氏。《中国姓氏大全》引《中国姓氏集》收载,其注云: “一说即 ‘之’姓。
读音:Chú【源】 ①本姓邹,后去邑为刍,见《姓考》(17,60)。②战国时楚考烈之庶子负刍,立四年,秦始王之将王翦败楚师于蕲(故城在今安徽宿县)后破楚国,虏负刍,楚遂灭,后人以刍为氏(60,62)。
读音:Tónggǔ《姓氏词典》 引 《姓谱》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Sàisuō【综】佤族姓。世居云南西盟龙坎寨(160)。
读音:Sūsè'nì【源】 汉时西域大宛国王姓(11,60,62)。汉时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大宛国故城在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 《汉书·西域传》 注云: “西域姓。西域大宛王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