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
【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广东顺德(363)、台湾南投(68,261)、河南内黄、陕西华县、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长治、太原等地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 《新编千家姓》亦载,未详其源。
【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广东顺德(363)、台湾南投(68,261)、河南内黄、陕西华县、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长治、太原等地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 《新编千家姓》亦载,未详其源。
读音:Fùchá【源】 ①清时满洲八旗姓。凡六十三派,出沙济、叶赫、额宜湖、扎库塔、蜚悠城、讷殷、额赫库伦、讷殷江、吉林乌拉、长白山、赛音纳殷、辉发、席百、卦尔察、岳克通鄂城、马察、绥分、嘉木湖、沙晋
读音:Huò《姓氏词典》 引 《姓谱》 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汉语大字典》亦收载,其注引 《玉篇·目部》云: “䂄, 大视也。 或作。”未注明
读音:Húqiū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本为地名,以地为氏。郑樵注云: “晋大夫狐邱林之后。”见《世本》; 《英贤传》 曰: “出自狐邱封人之裔。”
读音:Zhuōkè【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浩齐特(23,63)。【人】 卓克谔勒哲图,清正红旗人,世居浩齐特,崇德中从征山东有功,赠云骑尉(23)。清代蒙古族姓氏。《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清初
读音:Ní’nán纳西族姓氏。云南之宁蒗有分布,汉意为“青茨果树”。当是以 “青茨果树”为图腾的氏族,以图腾名族,以族为氏。见《中国人的姓名·纳西族》。
读音:Kèlā'ní景颇族姓氏。汉意为“哭”,或即以人之行为为氏。见 《中国人的姓名·景颇族》。
读音:Wèiqiān/Weichien【综】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读音:Héguān【源】 賨人以鹖冠为姓,见《风俗通》。鹖性健斗,故以其羽饰武士冠。《汉书·艺文志》载,楚有贤人鹖冠子,其后当以为氏(60,62)。賨人,秦汉时湖南、四川地区少数民族,即今土家族先民。
读音:xiá韩相侠累。(见《史记·韩世家》)汉侯国后有侠氏。(见《路史》)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①郑樵注云: “即荚氏,音荚。韩侠累之后。”
读音:Níkèlì【综】 清镶蓝旗满洲护军苏鲁之妻为尼克力氏(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