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
【源】 见《元和姓纂》(60)。【布】 广东花县有此姓(62)。【人】 洞沐,汉时人(6,60)。洞林,北魏时朔方人,为同州都官从事(15,21,24,60)。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长治,云南之陇川等地有分布。汉族、傈僳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未详其源。
汉代有洞沐;北魏有洞林,朔方人,同州都官从事。
【源】 见《元和姓纂》(60)。【布】 广东花县有此姓(62)。【人】 洞沐,汉时人(6,60)。洞林,北魏时朔方人,为同州都官从事(15,21,24,60)。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长治,云南之陇川等地有分布。汉族、傈僳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未详其源。
汉代有洞沐;北魏有洞林,朔方人,同州都官从事。
读音:Guō【音】 亦音Wō(73)。【源】见《集韵》(86)。【布】大陆有此姓(73)。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引 《集韵》 收载。同 “涡”,又音wō。详见“涡”条。
读音:shì【源】 晋时示眯明之后(60)。见《姓苑》(17,60)。《左传》示眯明作提(Qí)弥明(21,26)。晋赵盾见田首山桑树下有饿人,与之食,此人即示眯明也。后为晋宰夫,晋灵公宴赵盾欲以预先
读音:Pèi【源】 见《姓苑》(15,21)。【布】 江苏武进(314)、台湾南投(64,68,26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东之平度、山西之临汾及吕梁地区有分布。《中文大字典》 转引
读音:kōng【源】 见何承天《纂要》(6,11,17,86)。【望】 南海、南越(17,21,60,418)。【布】 明时广东番禺有此姓(15,21,60)。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
读音:lóng古无此姓,今镇远府有之,或系龙姓加水,或即以龙水为氏。(见《姓氏寻源》)
读音:Yì【源】 ①源于商朝。《商书》有谊柏、仲伯作典宝。《汉书·古今人表》作义伯。义姓当始此(11,60,62)。②义渠之后有义姓(17,62)。义渠乃春秋时西戎之一,分布于岐山、梁山、泾水、漆水之
读音:Jiǎo现行罕见姓氏。今江西之奉新有分布。汉族姓氏。此姓系奉新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亦未见载於古籍。
读音:Chàng【源】 系自姜姓。齐后有畅氏,见《风俗通》(1,7,9,12,17)。【望】 河南、魏郡(17,60,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畅曾,汉时人,著有《水德经》(61
读音:shè nán【源】 其先为齐倡,徒居社南,因以为氏,见《风俗通》(1,7,9,12,60)。【望】 扶风,见《集韵》(17)。【布】 古时扶风安陵(故城在今河南鄢陵西北)有此姓(7,12)。历
读音:fú【音】 亦音蒲(Pú)(91)。【源】略阳苻氏,出自汉武都白马氏之后(70)。其先盖有扈之苗裔,世为西戎酋长。始,其家池中蒲生长5丈,节如竹形,时咸谓之蒲家,因以为氏。又,晋永和六年,苻洪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