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洛下

洛下

读音:luò xià

【综】 汉时有洛下闳。诸姓氏书皆引洛下为复姓。按《史记律书注》引益都耆旧传,闳字长公,晓明天文,隐居洛下。是洛下为巴郡阆中之地名也。非姓。《桓谭新论》以为黄闳,则闳姓黄。颜师古以为姓洛下,名闳。遂相沿承谬,不知是正,见《姓氏辩误》(26,60)。


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姓氏辨误》 注云: “汉有洛下闳。诸姓氏书皆引 ‘洛下’ 为复姓。《史记·律书·注》 引益都 《耆老传》 ‘闳字长公,晓明天文,隐居洛下’,是 ‘洛下’ 为巴郡阆中之地名也,非姓。桓谭《新编论》 以为 ‘黄闳’。是闳姓黄。颜师古以为姓 ‘洛下’ 名闳,遂相沿承谬,不知是正。” 郑樵以为乃 “落下” 所改,其注“” 云: “即落氏; 落下闳亦去 ‘草’。”

猜你喜欢

  • 薄姑

    读音:bó gū【源】见《姓苑》。薄姑系夏殷时诸侯,后以薄姑为氏(60,62,63)。尧王迁奄君于薄姑,青州博昌县(故城在今山东博兴南20里)东北六十里,即为殷诸侯薄姑氏之封地(26)。 【变】一作蒲

  • 读音:yín【源】 见《姓苑》(15,24,60)。【布】 河南温县(284)、湖南攸县(283)、四川(86)、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 寅午辰,元延祐初浙江嘉兴教授(15,21,24)。现行较罕见

  • 读音:qiān【综】 汉时有将军搴杨(15,21,62)。罕见姓氏。《辞海》收载,“汉代有搴扬。”未详其源。

  • 读音:jí极,姬姓之后。(见《路史》)

  • 夜利

    读音:Yèlì【源】 西夏人姓(240)。或即野利氏。

  • 信成

    读音:Shēnchéng【源】 汉置信成县(故治在今河北清河西北),以地为氏(60,62)。《姓氏词典》收载并注此音。其引 《姓氏考略》注云: “以地名为姓名。‘汉有信成县,以地为氏。’ 信成

  • 读音:bīn【源】 周太王居邠(故城在今陕西彬县),支孙氏焉(6,7,15,60)。一说,周太王离邠去歧,其族留于邠者为邠氏(12,21)。【布】 四川大竹有此姓。【变】 亦作豳(12,21,62)。

  • 公寶

    读音:Gōngbǎo【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

  • 读音:Jiǎng【综】 源出不详。见《中国姓氏汇编》(75)。湖北武汉有此姓(9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运城、湖北之武汉等地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 《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

  • 读音:zhì【源】 春秋时晋荀林父之弟荀首,别食于知邑,以邑为氏(60,62)。亦见《姓苑》(24)。【变】 一作智(21,60)。【布】 四川成都、北京(91)、台湾台中(68,261)等地均有此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