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Chí

池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居住地为姓氏。古有世居于护城河畔者,便以池为姓。二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源于嬴姓。战国时,公子池在秦朝为大司马,其后人以祖上名字为姓。

池姓主要起源于秦汉之际河南陈留,望族出于西平郡(甘肃西宁)。陈留之地的池氏,后世逐渐散居于南方福建、广东以及云南、江苏等地。在今山西也有池姓分布。当今池氏是一个分布较广的姓氏。在中国的福建、广东、山西、河南、湖南、云南等地,以及在美国、朝鲜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都有池姓家族居住。蒙古族、满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中也有池姓族人分布,但以汉族人口居多。

池姓历史人物有池梦鲤,宋咸淳十年中状元,恰逢其家乡建桥,遂名为“状元桥”,后其宅前曾建“状元及第坊”,记录当时中状元之盛况。宋末张世杰曾为他写像赞:“名甲金榜,宴赐琼林,京兆行驺,仪曹致勤,诗轶六朝,功拟五臣,忠良并誉,千古斯文。”池裕德,明嘉靖年间进士。勤政廉洁,爱民如子,在位期间颇有政绩,有《空臆集》《怀绰集》传世。

池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二百八十一位。


【源】 ①池,古侯国,以国为氏,见《姓考》(17)。②以居处为氏,如城、郭、园、池是也,见《风俗通》(1,6,7,12)。③满、蒙古(344)、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望】 西河(418),西平(17,60)。【布】 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3%。【人】 池子华,秦时丞相(21,60)。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黄骅,内蒙古之乌海,江西之金溪,湖南之芷江,广东之新会,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鲜、苗、畲、土家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 注引《风俗通》 云: “氏于事者。城、郭、园、池是也。”郑樵划归 “以地为氏”; “以所居为氏也。望出西平,今为福平大姓。” ② 《姓氏词典》据《新纂氏族笺释》注云: “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源于赢姓,系春秋时秦司马公子池之后代。”

秦代有池子华,为丞相; 汉代有池瑗,中牟令;宋代有池鄂,治平进士; 又有池梦鲤,咸淳状元; 明代有池浴德,同安人,太常寺少卿; 又有池龙,正德进士;清代有池生春,楚雄人,国子监司业。

猜你喜欢

  • 梁繇

    读音:Liángyóu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梁由”云:“‘由’,一作 ‘繇’。”详见“梁由”。

  • 读音:Lóu【音】 又音Lǚ(77,86)。【源】 夏禹之裔,东楼公分封于曹东之偻(故城在今山东定陶东),因氏(17)。【变】 亦作娄(6)、〔䣚〕、〔��〕

  • 吐克强

    读音:Tǔkèqiáng【综】 佤族姓。世居云南沧源岩帅上班老(161)。

  • 读音:Náo【源】 山东淄博东有峱山,当以居地为氏(91)。【布】 沈阳有此姓(91)。《中国姓氏大全》 收载,其注云: “罕见姓,现代沈阳有。山东淄博市东有峱山,当以所居地为氏。”

  • 蒙古八剌忽䚟

    读音:Měnggǔbālàhūdǎi《姓氏词典》 收载,其注据《中国人名大辞典》云: “蒙古族姓氏。元太祖时有唵木海,姓此氏。”

  • 馬伏

    读音:Mǎfú【综】 源出不详。见《贵姓何来·古今姓氏表》(77)。《姓氏词典》 引王述民 《新编注音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

  • 穆齊

    读音:Mùqí【综】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额木赫索啰(23,63,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额木赫、索罗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 索察喇

    读音:Suǒchálǎ【清】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吉林乌拉(23,63,180)。【人】 索察喇郭济,清满洲正蓝旗人,世居吉林乌拉,从征吴三桂有功,授骑都尉(23)。清代满族姓氏。《清通志·氏族略》 收

  • 有缗

    读音:Yǒumín【源】 系自己姓。有缗,夏时诸侯国,济州金乡有古缗城是也,后因氏,见《左传·类解》(17,62)。夏时缗国,亦曰有缗,春秋时属宋地,故城在今山东金乡东北。 【变】一作〔有緍〕(62)

  • 仲烏

    读音:Zhòngwū【综】 汉有仲乌嬴,见《容斋随笔》(21,63)。张澍考证,《史记》中有乌氏嬴,无姓仲乌者(26)。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词典》引《太平图话姓氏综》亦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