毐
【源】 见《姓苑》(15,63)。
《姓氏词典》 引 《姓苑》 收载,未详其源。(按:《姓氏词典》音āi; 今从《汉语大字典》。)
【源】 见《姓苑》(15,63)。
《姓氏词典》 引 《姓苑》 收载,未详其源。(按:《姓氏词典》音āi; 今从《汉语大字典》。)
读音:tí【源】 春秋时晋大夫提弥明之后,见《姓源》(17)。【布】 山东成武(340)、安徽淮南(362)、湖南湘谭(373)、台湾桃园(68,261)、河北三河(285)、隆化(344)、廊坊、沧
读音:Shāmén《姓氏词典》引《北史》收载。“南北朝有沙门灵运、隋有沙门惠琳、宋有沙门洪蕴。”未详其源。(按:疑此非姓。出家的佛教徒的总称为“沙门”。)
读音:Zhuōkè【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浩齐特(23,63)。【人】 卓克谔勒哲图,清正红旗人,世居浩齐特,崇德中从征山东有功,赠云骑尉(23)。清代蒙古族姓氏。《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清初
读音:Luójí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读音:Shǐhuá【综】 昔夏后筮乘龙而登于天,而枚占史华陶,陶曰:吉。见《博物志》,史华氏即陶之后(26,60)。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古今姓氏辞典》、《中国姓氏大全》俱载并注此音; 《姓氏考略
读音:Wàimǒdǎi【源】 元时蒙古七十氏中有外抹歹氏(13)。【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鄂尔克岱〕(24)。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辍耕录》收载; 《续通志·氏族略》译作
读音:yī【源】 ①春秋时齐人方言中,“殷”音如“衣”,衣姓或为殷姓之后,见《中庸注》(21,60)。亦见《姓苑》(9,12,15)。②满、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344)。【望】 河南(418)。【布】
读音:qiě mò【源】 且末为汉时西域国之一,故城在今新疆且末北,后以为氏(12,60)。历史上西域少数民族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据《汉书》注云:“西域有且末国,后以为氏
读音:Láiwù【源】 西夏人姓(240)。
读音:Kāng【综】源出不详。台湾彰化、南投、台南、台东(64)、台北、台中、云林(68,26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灵石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