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méi

【源】 ①商后有枚氏,见《路史》(60,62)。②衔枚为官名(《周礼》秋官之属,掌禁喧嚣),以官为氏,见《史记索隐》(11,17,21)。【望】淮阴、淮南(17,21,60,418)。【布】湖北武汉(91)、黄梅(361)、北京(91)、浙江萧山(209)、江西丰城(357)、进贤、湖南临湘、汉寿、甘肃等地均有此姓。【人】枚被,周时贤人(21)。枚伦,明正统间刑 部主事,后升湖广参议(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西之临汾,湖北之武汉、监利,湖南之益阳等地均有分布。汉族、苗族、土家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 之 《氏族略》亦载;《姓氏考略》载其源:①其注据《路史》云:“商后有枚氏。”则此当系出子姓。②其注引《史记·索隐》云:“盖以《周官》衔枚氏而得姓。”衔枚氏,《周礼·秋官》之属,职掌禁止军中喧哗。望出淮阴。

六国时有贤人枚被;汉代有弘农太守枚乘;明代有枚伦,刑部主事;又有枚应发,吴县人,事母至孝。

猜你喜欢

  • 读音:Zōng《姓氏词典》 引 《姓谱》 收载,未详其源。

  • 读音:hú晋大夫邑也,因以为氏,其地今潞州黎城东壶口关是也。(见《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汉>壶遂,梁人,詹事。

  • 读音:Āi【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

  • 读音:Chē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莗,莗葥,草名,即 “芣苜”。亦作“车前”,莗,或为“车”姓所改?

  • 读音:Nà【源】 ①见《姓苑》(7,9,12,15,60)。②西夏人姓(240)。③清时甘肃西宁县(即今青海西宁)土司,为纳沙密西番人,后以纳为氏,世居纳家庄(72)。④元时赛典赤瞻思丁之子纳速剌丁官

  • 读音:Kuàng/Kwang,Huang【源】 见《姓苑》(9,12,81)。今況、况已混为一姓。【望】 庐江(418)。【布】 古时庐江有此姓(12,81)。台湾桃园、台北、新竹等地均有此姓(68,

  • 呼朗嘎特

    读音:Hūlǎnggǎtè现行裕固族姓氏。来自唐代回纥内宰相族姓“胡咄葛”。本为部落名,以之为姓。或别作霍尔勒、贺朗格、虎那格、虎朗固。后或取呼朗嘎特之首音,谐“贺”而为单姓。见《中国人的

  • 茂當

    读音:Màodāng独龙族姓氏。云南之贡山有分布。“茂当”为独龙语之音译,汉意为“人多的坪子”。本氏族名,以为氏,出自马必力部族。后或取其首音,谐以汉姓“茂”而为单姓。见 《中国人的姓名·

  • 鄂屯

    读音:Ètún【综】 金、元时女真人奥屯氏至清时改称鄂屯氏(71)。清满洲人仍有此姓。《牧菴集十六·瓜尔佳公神道碑》载,清人常格之妻为鄂屯氏(71)。金代女真族姓氏。乃女真黑姓。《续通志·氏

  • 子午

    读音:zǐ wǔ【源】 系自��姓。春秋时楚庄王之子公子午,字子庚,其后以为氏(4,6,7,12)。【人】 子午明,春秋时齐大夫(4,6,7)。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