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武
【源】 唐时西域康国,后改名为康居国。本姓温月氏,始居祁连山北昭武城(故城在今甘肃张掖西北),因被匈奴所破,西迁,遂有其国,支庶各分封为王,皆氏昭武,示不望本也(7,21,60)。【人】 昭武代失毕,隋时西域康国王(21)。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据《隋书·西域传》 注云: “康国旧居祁连山北昭武城,因被匈奴所破,西踰葱岭遂有其国,支庶各分王,故康居左右诸国并以昭武为姓。示不忘也。”
【源】 唐时西域康国,后改名为康居国。本姓温月氏,始居祁连山北昭武城(故城在今甘肃张掖西北),因被匈奴所破,西迁,遂有其国,支庶各分封为王,皆氏昭武,示不望本也(7,21,60)。【人】 昭武代失毕,隋时西域康国王(21)。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据《隋书·西域传》 注云: “康国旧居祁连山北昭武城,因被匈奴所破,西踰葱岭遂有其国,支庶各分王,故康居左右诸国并以昭武为姓。示不忘也。”
读音:Bàiyùkè【综】 清正红旗满洲马甲阿尔逊之妻为拜裕克氏(260)。
读音:yuán【源】 ①周文王第十六子封于原(故城在今河南济源西北),号原伯,春秋时灭于晋,子孙以国为氏(6,9,12,17,60)。②春秋时晋灭原,以封先轸,因号原轸,其后以邑为氏(6,12,17,
读音:Núlài【源】 奴赖为唐时北蕃九姓之一,亦作〔奴剌〕,以部为姓(428)。【人】 奴赖孝,唐时北蕃奴赖部大首领(428)。
读音:shì shū【源】 氏姓之叔,以伯、仲、叔、季分次第,遂为氏叔(60,62)。【人】 氏叔琮,五代后梁时开封尉氏人,累官至右龙武统军(21)。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姓氏
读音:Shuāngbǐ【源】彝族姓(375)。
读音:dǐ【源】 见《姓苑》(21,62)。汉时鲁侯奚涓无子,封母底为侯,见《汉书·功臣表》(7,60)。此为底姓之始。【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底老,唐时宁州罗川山下人(60)。底蕴,明
读音:Lǐn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长治、朔州等地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收载,未详其源。(按:檩,造屋所用架於梁上托住椽子的横木,或即以此物为姓。)
读音:qiāng qiū【源】 见《姓苑》(7,9,12,17,21)。【变】 一作〔羌邱〕(12,17)。历史上罕见复姓。《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收载,未详其源。(按:疑此本地名,以地为氏。
读音:gōng xiū【源】 春秋时孔子弟子有公休哀(17,62)。此为公休氏之始。【布】 彭城有此姓,见《姓苑》(60,62)。彭城故城在今江苏铜山。【人】 公休胜,东晋末十六国前赵时平陵太守(6,
读音:zhōng xíng【源】 春秋时晋国公族隰叔之后。晋公族逝敖生荀林父,晋文公作三行以御狄,荀林父统率(即中军),谓之中行桓子,其后以官为氏,见《风俗通》(4,6,7,17)。 【望】河东(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