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欵
读音:Zúkuǎn
【综】 元时蒙古人姓(33)。
【综】 元时蒙古人姓(33)。
读音:yē【源】 ①见《姓苑》(15,21,60)。 ②西夏人姓(240)。【布】 北京、四川成都(91)、江西广丰(328)、内蒙古呼和浩特、陕西西安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西之太原
读音:jiān【源】 ①源自姬姓。春秋时卫公子兼之后,因以为氏,见《风俗通》(1,6,7,12,60)。②战国时魏公子兼之后,见《姓考》(17)。【变】 一作〔〕(15
读音:Shìlí《姓氏词典》引《宋史》收载,其注称:“宋有室离叠华。”未详其源。
读音:Húdū《姓氏词典》 引 《晋书》 收载,“晋有胡都大博。”未详其他。
读音:sī chéng【源】 ①系自姬姓。春秋时宋武公名司空,国人避讳,改司空官名为司城。宋公子荡为司城,其后曰荡氏,世为司城,因氏(12,60)。一说,宋公族大夫乐喜,字子罕,为宋司城,其后世为司城
读音:Sūěrjiā元代蒙古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元史·列传》有塔本哲尔,即姓苏尔嘉氏。未详其他。
读音:Hūěrhǎ【源】 ①清满洲八旗姓。呼尔哈系地名,当以地名为氏(23)。凡五派,出呼尔哈、新达谟城、席百、苏完、白都讷等地(23,63,180,260)。②清驻防新疆伊犁锡伯族亦有呼尔哈氏,汉姓
读音:Yàng【综】 源出不详。山东新泰有此姓(359)。
读音:Wūtóngshāmǎ【源】 彝族姓。属沙玛家支(375)。
读音:Xióngcāng【综】 源出不详。台湾台北有此姓(68,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