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Zhōngqī【源】 钟期,春秋时楚官名,以官为氏,见《淮南子》(60,62)。然张澍考证,钟期非复姓(26)。今姑录此备考。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据《淮南子》高诱注云:“楚官
读音:Qī【源】 系自猗姓(6,60,62)。棲,夏时小国,其后以国为氏(17)。【变】 亦作倚(60,62),〔栖〕(73,76,91)。【布】 山西、内蒙古等地均有此姓(444)。现行较罕见姓氏。
读音:Shù【综】 源出不详。江苏高淳有此姓(305)。罕见姓氏。《姓氏词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据《姓谱》注云:“以水名为姓氏。沭河,发源于山东,流经江苏入海。”
读音:Máobāluó【综】 清镶黄旗蒙古马甲哈吉礼之妻为茅巴罗氏(260)。
读音:Zhá《姓氏词典》引《二十五史人名索引》收载,其注称: “元有劄剌,明有劄实巴。”未详其源。
读音:Wūchǔgètè【综】 清蒙古人姓。阿尔玛,乌楚各特氏,清蒙古镶红旗人,世居喀喇沁,世裔云骑尉(260)。
读音:A-lètàchén/Altacin【综】 蒙古族姓。内蒙古巴林右旗北部有此姓(384)。
读音:Bì【源】 春秋时鲁地有鄪(故城在今山东费县西北),以邑为姓,见《姓苑》(15,21,63)。《姓氏词典》 据 《姓谱》 收载,其注云:“以邑为姓氏。, 春秋鲁邑, 也作费,
读音:yòu gōng【源】 春秋时卫国有右公子之官职,后以官为右公氏(7,9,17,60)。【人】 右公弼,汉时人,见《印薮》(15,21)。一作右氏名公弼。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
读音:Dōnglǐ【源】 ①相传古帝栗陆氏之臣东里子之后,见《路史》(17)。②系自姬姓。春秋时郑大夫子产居东里(故址在今河南新郑故城内),其支庶因以为氏(6,7,12,17,60)。【望】荥阳(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