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dà sūn楚大孙伯之子孙。(见《左传》)
读音:Xī/Shi,Syi【综】 源出不详。河北卢龙有此姓(289)。
读音:Yǔ/Yeu【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
读音:Fēilián【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骗制法》(63)。
读音:yán líng【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吴王少子札,食邑延陵(故地名,参见延氏),后世以邑为氏(6,7,9,11,17)。【布】 台湾台东、台北(64,68,261)、北京(91)等地均有此姓。
读音:Jiāféng《姓氏词典》据《姓氏考略收载。其注引《玄中记》载: “黄帝之臣有茄丰氏。”或改为扶伏氏。又,或为茄氏。
读音:kuān明有宽彻,汉阳人,洪武进士,使西域。(见《奇姓通》)
读音:Shāng【源】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
读音:Rèhēi【综】 彝族姓。属尔吉家支,四川甘洛县腴田乡有此姓(132)。
读音:sì fú hóu代北人姓,后改为俟氏。(见《魏书·官氏志》)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后魏有俟伏侯氏,后改为侯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