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nà zhì纳智睦丁,至正元年乡荐。(见《武进县志》)
读音:Kěchì【综】 代北人姓(27)。疑为可频氏之异译。【人】 可叱雄,北周柱国、庸国公,见《北齐书·斛律光传》(242)。
读音:Jiāmùhùjuéluó【综】清太祖庶妃为嘉穆瑚觉罗氏(72)。
读音:Nà’náng历史上藏族姓氏。本氏族名,或以(氏)族为姓。时有赞普之妃,在其名字之前,“习惯加上姓氏,如纳康妃喜登”,喜登为名,“纳康”为氏族名,亦即姓氏,一作“纳南”。见《中国人的
读音:Lí【源】 见《万姓统谱》(15,63)。【布】 四川成都(91)、浙江上虞(279)等地均有此姓。【人】 离班,东晋末后燕将(91)。现行罕见姓氏。今河北之蔚县、山西之忻州、四川之成都等地
读音:Zháláyìértái《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新元史》注云: “蒙古族姓。元有札剌亦儿台·豁儿赤”。
读音:hù dì gān【综】 代北姓。后改为扈氏(7,27,44,60,70)。一说,改为干氏(12,15,21,60)。作〔扈地于〕(6),误(70)。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郑通志·氏族略》
读音:Yèhù《姓氏司典》 引 《隋书》 收载,其注称: “隋有叶护·处罗侯。”未详其源。
读音:Dìnglián【源】 北魏时夷姓,见《魏书·官氏志》(17,62)。《姓氏词典》引 《魏书·官氏志》收载。未详其他。
读音:Yībó满族姓氏。刘庆华《满族姓氏录》有载,世居宁古塔地方。《清通志·氏族略》作“伊伯”,参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