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
【综】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浙江上虞(279)、江苏武进(314)、河北安平、辽宁铁岭、山东济阳、威海、湖北均县、广西柳江、贵州正安、云南景谷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运城、左权,浙江之椒江、嵊县,广西之田林,广东之吴川,云南之江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按: 疑为董姓之分族。)
【综】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浙江上虞(279)、江苏武进(314)、河北安平、辽宁铁岭、山东济阳、威海、湖北均县、广西柳江、贵州正安、云南景谷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运城、左权,浙江之椒江、嵊县,广西之田林,广东之吴川,云南之江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按: 疑为董姓之分族。)
读音:wū【源】 ①代北屋引氏所改(7,60,62)。②汉时西域匈奴姓屋兰氏所改(60,242)。亦见《姓苑》(15,21)。【望】 代郡(17,418)。【布】 北京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朔
读音:Zhádálán元代蒙古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蒙古族》引《蒙古秘史》收载,或以为即“札剌儿歹”之别译,未详其他。
读音:Jiè/Jieh,Jye【综】 源出不详。福建泰宁(295)、台湾高雄(68,261)等地均有此姓。
读音:Wàimǒdǎinǎi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收载。(按:《续通志·氏族略》 认为 “外抹歹”、“外抹歹乃” 为一姓之别译,遂统译为 “鄂摩克岱”。
读音:bīn【源】 豳,古邑,系周族首领后稷之曾孙公刘之食采地(故城在今陕西旬邑西南),以国为氏,见《姓苑》(9,11,15,60)。【变】 一作〔㟗〕(17)。【望】 陇西(17,41
读音:Tǔlè’ān【综】 佤族姓。世居云南沧源岩帅上班老(161)。
读音:Xiāhā【综】 彝族姓。四川凉山地区有此姓(208)。
读音:Huǎngwùtān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收载; 《续通志·氏族略》 译作 “鸿和坦”。
读音:Jì【综】 源出不详。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有此姓(427)。亦见《新编千家姓》(73,91)。台湾台北有此姓(64)。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忻州,江西之永修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山
读音:Zháláérdǎi元代蒙古族姓,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收载; 《续通志·氏族略》作“扎拉尔岱”; 《姓氏词典》引《中国人名大辞典》则作“札剌儿台”,姑兼收以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