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tú

【源】 见《姓苑》(15,21)。当系司徒氏、徒人氏、徒何氏所改,见《姓氏寻源》(60,62)。【望】 齐郡(17,418)。【布】 江苏高淳(305)、四川(59)、台湾嘉义(68,261)、浙江普陀(297)、奉化、安徽淮南(362)、繁昌、霍邱等地均有此姓。【人】 徒父,春秋时秦国人(15,21)。徒仲清,元时溧阳人,通蒙古语,任太平路学录,见《陶学士集》(232)。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东之东平、安徽之临泉、四川之合江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收载; 《姓氏考略》亦收,其据《姓氏寻源》注云: “当系司徒、徒人、徒何氏所改。”

猜你喜欢

  • 国筮

    读音:guó shì主国之卜筮者以为氏。(见《隋书·经籍志》)

  • 长桑

    读音:cháng sāng战国有长桑君。(见《史记·扁鹊传》)

  • 巴拉

    读音:Bālā【综】 清驻防察哈尔正红旗中有巴拉氏(259,260)。

  • 读音:Zhū/Ju【源】 见《中华姓府》(63)。【布】 河南延津有此姓。

  • 阿若

    读音:A-ruò【综】 白族姓。云南碧江地区勒墨人(系白族支系)有3个父系氏族,其中虎氏族后又分出阿若氏族(141)。

  • 稿鳥

    读音:Gǎoniǎo【综】 苗族姓。世居贵州凯里(旧称炉山),汉姓为杨(116)。

  • 孔慶

    读音:Kǎngqìng《姓氏词典》 收载。其注云: “今河北武安有此姓。”未详其他。

  • 读音:dān古郸国,即亳之鹿邑。《汉功臣表》中周应封郸侯,即其地,后因氏。(见《路史》)

  • 荅荅兒歹

    读音:Dādā’érdǎi【源】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荅荅尔歹氏(13)。【变】 亦作〔塔塔歹〕(13)。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塔塔尔岱〕(24)。

  • 读音:jiān【源】 见《姓苑》(9,11,12,21)。【望】 楚郡(17,418)。【人】 肩龙,金时宣宗时臣(21)。肩固,明时泰和人,洪武中贡士(21,24)。罕见姓氏。《郑通志》、《续通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