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
读音:yí
【源】 见《通志·氏族略》(12,15,21,63)、《新编千家姓》(78)。【变】 一作〔彜〕(15)。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 《姓氏词典》注云: “以器具为姓氏。彝,古代盛酒器。彝器,古代宗庙常用祭器的统称。”
【源】 见《通志·氏族略》(12,15,21,63)、《新编千家姓》(78)。【变】 一作〔彜〕(15)。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 《姓氏词典》注云: “以器具为姓氏。彝,古代盛酒器。彝器,古代宗庙常用祭器的统称。”
读音:E-sīzhǔn【源】 金时女真人姓。系白号之姓(71)。【望】 金源(71)。
读音:Tǔzhìqín【源】 土知勤为北魏时关中地区一部族,以部为氏(78)。
读音:Mǎshī【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郑穆公之孙公孙为马师,以官为氏(6,21,60)。一说,郑穆公之曾孙羽颉为郑马师,始以官为氏,谓之马师颉(7,12,17,60)。【人】 马师朔
读音:lún沦,姓也,古有泠沦氏。(见《集韵》)
读音:Gòu【源】 见《姓苑》(15,21,63)。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Émò珞巴族姓氏,出自义都部落。本氏族名,或以代姓。见《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
读音:hè lài北狄各以部落为类,其入居塞者,有贺赖等种,是贺赖以部落为氏。(见《通典》)南燕有徐州刺史贺赖卢。(见《通志·氏族略·代北复姓》)
读音:bèi qí【源】 代北人姓。北魏时北部解律部别帅倍俟利,奔魏,封益都公,见《魏书》(7,12,60)。【变】 作〔倍利〕(6,7,12),误。《中国古今姓氏辞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据《魏
读音:Luǒlóng【综】 彝族姓。属古候阿乌家支(375)。
读音:shì zhēn晋康公支子士贞之后。(见《谷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