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劣
珞巴族姓氏。出自苏龙部落,意为 “房柱外”,乃母系之氏族名,以之代姓。见 《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
珞巴族姓氏。出自苏龙部落,意为 “房柱外”,乃母系之氏族名,以之代姓。见 《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
读音:Gàn【音】幹氏有Gàn、Hàn二音。参见干(Hàn)。 【源】见《姓苑》(6,9,15,21)。 【望】颍川(17,418)。 【布】四川汉源(336)、中江(345)、彭县(354)、云南东
读音:Yīng应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国名为姓氏,源于姬姓。周武王之子被封于应(今河南平顶山),为应侯,子孙以封国为姓,遂为应氏。二是少数民族姓氏,历史上西域姓氏中有应氏。应姓发源于河
读音:jiā【音】 亦音Qié(17)。【源】①相传为黄帝之臣茄丰之后。茄丰氏有罪,刑而放之,扶伏(即匍匐)而去,是为扶伏氏,见《玄中记》。为茄氏之始(60,62)。②茄,春秋时小国(古城在今安徽凤阳
读音:Líng【音】 又音纂(Cuàn)(30)。【源】 见《希姓录》(63)、《清稗类钞·姓名类》(30,86)。《姓氏词典》据《希姓录》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shāng mì【源】 ①古帝颛顼之后有商密氏(8,60,62)。②系自芈姓。楚大夫食采于商密,子孙遂以邑为氏(6,7,21,60)。商密故城有二,一说在南阳丹水县(7),即今河南淅川西;二说在
读音:Nóng【源】 唐时西原州(故治在今广西扶南西南)“蛮”首领有侬氏,见《唐书·南蛮传》(7,11,60,62)。一说,南人自称为侬,因以为氏(60,62)。今布依(105,133)、壮等民族均有
读音:jí【源】 ①春秋时齐大夫食采于即墨(故城在今山东即墨),因以为氏(9,15,17,21)。一说,春秋时鲁后有即氏,其先食采于即墨,因以为氏,见《风俗通》(1,6,7,60)。 ②春秋时楚公族之
读音:wù dèng云南六族蛮有勿邓氏。(见《唐书·南蛮传》)
读音:gōng hù徐氏弟子公户满意。(见《汉书·儒林高生堂传》)颜师古注:“姓公户,名满意也。”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姓氏考略》云: “即公扈氏。《汉书·儒林传》 有公户
读音:jiā yè西域天竺姓。(见《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