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Yóu

尤姓来源有三个。一是出自沈姓。五代时有王审知, 在福建称闽王, 他下诏避讳“” 字及与其同音的字。沈氏为避“” 字讳而改为“”。二是在东汉时已见“” 氏的记载。《后汉书》卷七十七已有尤利多、尤还。三是出自其他民族姓氏。

尤姓的起源较晚。北宋之前的尤姓很少, 宋真宗之后, 尤姓发展较快。南宋时都城为临安(今浙江杭州), 因此, 尤姓大量涌入浙江。五代至两宋, 尤姓除继续繁衍于福建外, 也开始向福建周边省份迁徙。宋末, 元兵大举南侵, 赵宋王朝节节败退, 尤姓逃难至南方许多省市, 于是广东、江西、湖北、湖南等地均有尤姓人落籍。而一些大胆的尤姓人则举家北上, 因为当时北方已相对稳定。宋末至元, 尤姓在北方繁衍兴旺。明初, 尤姓作为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 被分迁至北京、江苏、安徽、湖南等地。如今, 尤姓在全国分布较广, 尤以福建、河北、河南、江苏、北京等省市为多。

尤姓历史人物有尤袤, 南宋诗人, 官至礼部尚书兼侍读,与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并称“南宋四大家”。尤侗, 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尤怡, 清代医学家、诗人。尤渤, 清朝将领,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 任安徽寿春镇总兵, 他率部猛烈反击, 将进犯松江府的英军击退。

尤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十九位。


【源】 ①三国时吴国鄱阳贼帅尤突(11,26)。此为最早见于史书的尤姓。②五代时王审知之子僭号于闽,闽人姓沈者,避审音,去水改为尤氏,见《梁溪漫录》(60,62)。但张澍认为,沈字去水为“”,《梁溪漫录》误矣(26)。③或尤氏出自仇氏,尤、仇古音通,且皆怨义(17)。④清满洲人姓,世居沽河、辽阳等地(23)。满族姓(344)。⑤赫哲族姓尤可勒氏,汉姓为尤(186,187)。⑥台湾土著(65)、蒙古(344)、佤(161)、苗(135)、羌等民族均有此姓。【望】 吴兴(17,62,418)。【布】 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1%。尤以福建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尤姓人口28%。河北、河南、江苏、北京等省市也多此姓。上述5省市尤姓约占全国汉族尤姓人口的76%。【人】 尤叔保,宋时晋江人、天禧中自晋江徙至长洲居住,见《常州府志》(21)。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河北之尚义、景县、阜平,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湖北之监利,广东之新会,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河口、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回、赫哲、傈僳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 《氏族略》俱予收载。其源不一: ①《姓氏词典》注称: “《后汉书·卷七十七》有尤利多、尤还,在汉代已有尤姓,必另有来源。”②或为沈姓所改。《续通志·氏族略》 注云: “五代闽王审知时闽人沈氏避讳去水为尤氏。”《姓氏考略》据《梁谿漫录》亦注: “系出沈姓,五代王审知据闽,闽人姓沈者避沈音,去水为尤氏。” (按: 冘,一音yóu,或借作“”、“”。③赫哲族之尤姓,则为尤克拉氏所改。尤克拉,或译作尤可勒,后或改单姓尤,盖取其首音谐以同音汉字“”而得。见 《中国人的姓名·赫哲族》。

猜你喜欢

  • 僕敬

    读音:Pújìng【综】 见《中国姓氏汇编》(75,91)。疑系仆散之笔误。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亦收,未详其源。

  • 读音:Niè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引 《万姓统谱》 收载; 《姓氏词典》引 《姓苑》亦收,未详其源。孽,与蘖通。《中国姓氏大全》注云: “历史上的罕见姓。本姓薜(按: 疑 ‘薛’ 当作 ‘

  • 伊佳

    读音:Yíjiā【综】  清正白旗满洲马甲洪艾之妻为伊佳氏(260)。

  • 读音:Tián【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

  • 读音:Sè【源】①古啬夫子孙,因氏焉,见《风俗通》(1,6,12,60)。啬夫,周时司空之属官,秦汉时为乡官,执掌诉讼和赋税。②系自姬姓。周桓王之后有啬氏(1,60)。一说,周成王支庶之后,见《路史》

  • 读音:sì《官氏志》:姒亦改作侣。(见《万姓统谱》)▲<明>侣钟,郓城人,成化时户部尚书。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长治、临汾及雁北地区均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新

  • 读音:Yí【源】 ①舜后有仪氏。故禹臣有仪狄,见《潜夫论》(60,62)。②春秋时卫大夫仪封人之后(12,60)。一说,卫大夫食邑于仪(故城在今河南兰封北),因氏(7)。③周官司仪之后,以世官为氏(7

  • 读音:Yǔ【综】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

  • 烏爾古宸

    读音:Wūěrgǔchèn【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三派,出木楞、讷殷、瓦尔喀等地(23,63,180,260)。【变】 ①一作〔乌尔古辰〕(180)。②清正黄旗满洲闲散阿兰泰之妻为吴尔古禅氏(260)

  • 挖饒時

    读音:Wāráoshí【综】 傈僳族氏族名,以鱼为原始图腾,傈僳语鱼为挖饶时。亦作〔鹅饶息〕、〔敖扒〕、〔旺扒〕、〔旺渣扒〕等。世居云南怒江地区。汉姓为余(148,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