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宿

宿


读音:Sù

宿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国名为姓氏,源自风姓。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后,追封前代圣王的后人,其中伏羲氏的后人被封于宿(今山东东平东),建立宿国。其公族后代遂以国名为姓,称宿姓。二是源自赐姓,南北朝时,北魏皇帝赐刘子文为宿氏。三是源自少数民族姓氏。北魏鲜卑族有宿六斤氏,进入中原后改为宿姓。

宿姓发源于山东东平,并在此地形成宿氏望族。到了汉朝时期,宿氏又在河南得到进一步发展,并逐渐扩散到山西及江南和东北地区。

宿姓历史人物有宿瘤女,战国时齐国东郭采桑之女。齐闵王出游至东郭,百姓争相观之,唯宿女采桑如故,王以为此女有大志,与众不同,遂立为后。宿仓舒,汉尉氏(今属河南)人,汉代孝子,出身贫寒,因食不果腹而自卖为奴,侍奉颍川王氏,后累官上党太守。母亲去世,他也悲恸而死。宿进,明代人。为人忠实耿直,疾恶如仇。当时刘瑾专权,宿进三次弹劾无果,后刘瑾不轨事发,宿进不仅弹劾依附刘瑾者,还建议对因反对刘瑾而死之人从优抚恤,触怒武帝,被廷杖革职,当时人均赞叹他直言敢谏。

宿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二百六十六位。


【音】 宿氏有Sù、Xiù二音(15)。参见宿(Xiù)。【源】 ①系自风姓。周武王封伏羲之后于宿(故城在今山东东平东20里之无盐故城),后以国为氏,见《风俗通》(1,7,11,12,17)。②蜀宿进之后,见《程启充墓志铭》(60,62)。③北魏时改鲜卑族宿六斤氏为宿氏(17,44)。④北魏吏部尚书宿石,北魏朔方人,本拓拔部,其祖若豆根,明元帝赐姓宿氏(17,60,61,69)。又赐刘子文为宿氏(60)。⑤清满洲八旗舒穆禄氏后改为宿氏(180)。今满族姓(344)。【变】 有音讹改为粟氏者(60,62)。【望】 河南、东平(17,60,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宿仓舒,汉时尉氏人,累官上党太守(61)。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乐亭,内蒙古之包头,山东之平度、昌乐、平邑、东平,山西之大同,湖南之芷江,江西之崇仁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 《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风姓,伏羲之后,武王封之,使主太昊与济水之祀。宋人迁之,不复见。《左传》 云: ‘任、宿、须句、须臾、风姓。’杜预云: ‘宿国在东平无盐县,故城在郓州须城东三十六里。’ 子孙以国为氏。” ②又注: “宿六斤氏改为宿氏。”“宿六斤”,代北三字姓。当为鲜卑姓。③或为刘姓所改,《姓氏考略》据 《魏书》 注云: “后魏赐刘子文为宿氏。” ④或为若豆根氏所改,《中文大字典》 据 《魏书·宿石传》 注云: “北魏吏都尚书宿石,祖姓若豆根,石父宿沓干。世祖时为虎贲幢将,从征平凉有功。赐姓宿氏。”

一音xiù。亦现行姓氏。

汉代有宿祥,雁门太守; 后汉有宿仲谈; 宋代有宿千之; 明代有宿进,弘治进士 (按: 一说为 “正德”进士); 又有宿椿、宿应参,嘉靖进士。

猜你喜欢

  • 畢勒力

    读音:Bìlèlì【综】 清镶黄旗满洲马甲那精额之妻为毕勒力氏(260)。又,清镶白旗满洲马甲普寿之妻为毕勒伊氏,正白旗满洲亲军色尔泰之妻为毕拉礼氏(260),〔毕勒伊〕、〔毕拉礼〕等似均为毕勒力之异

  • 读音:Wú【源】 楚熊渠之后,号无庸,其后为氏(15,21,63)。橆即无。《姓氏词典》 引 《太平图话姓氏综》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 “源于芈姓,楚熊渠之后。” 《汉语大字典》收有此字,其

  • 升枯

    读音:Shēngkū【源】 彝族姓(375)。

  • 悅力

    读音:Yuèlì【综】 代北复姓,后改为悦氏(7,21,27,60)。北魏太宗神瑞元年遣谒者悦力延抚慰蠕蠕(6,12,27)。

  • 巴鄂爾

    读音:Bāèěr【源】 元时人姓。系自回鹘,巴鄂尔为地名,以地为氏(24)。【变】 一作〔八瓦耳〕(57)。【人】 阿喇勒乌苏(一作“阿剌瓦而思”),回鹘巴鄂尔氏(一作“八瓦耳”),元太祖征西域驻扎巴

  • 读音:Jiā【音】 又音挟(Xié)(75)。【源】 夹氏即郏氏、侠氏、荚氏(60,62)。《汉书·艺文志》载《夹氏春秋传》十一卷(7,17)。【望】 河南(17,418)。【布】 山东新泰(359)

  • 读音:Yuán/Ywan【综】 源出不详。安徽淮南有此姓(362)。

  • 東樓

    读音:Dōnglóu【源】 系自姒姓。周武王克商,求夏禹之裔,得东楼公,封于杞(故城在今河南杞县),因有东楼氏(6,9,11,17,60)。【人】东楼羽,春秋时杞大夫(6,21)。历史上罕见复姓。《续

  • 读音:wěi【源】①系自芈姓。楚王蚡冒之后薳章,食邑于薳(故城在今湖北京山),故以命氏(6,7,12,17,60)。②系自姬姓。晋大夫士蒍之后为蒍氏。薳氏即蒍氏,当时史册互易,分为两族(7,12,60

  • 读音:Jù罕见姓氏。当即 “曜”姓之讹。《汉语大字典》收载,其注“曜”引《汉书·王子侯表》:“五据侯臞(曜)丘。”颜师古注:“臞(曜),音‘劬’,又音‘惧’。”或作“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