孚
【源】 见《通志·氏族略》(444)、《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21)、《中国姓氏集》(62)。【布】 大陆(91)、台湾台北(64,261)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新编千家姓》亦收,未详其源。(按:《姓氏词典》亦收,称:“见《通志》。”不确。《通志》无此姓。)
【源】 见《通志·氏族略》(444)、《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21)、《中国姓氏集》(62)。【布】 大陆(91)、台湾台北(64,261)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新编千家姓》亦收,未详其源。(按:《姓氏词典》亦收,称:“见《通志》。”不确。《通志》无此姓。)
读音:ān jin【综】 唐时有安金全、安金俊,见《元和姓纂》(60,62,63)。按:唐时安金全为沙陀人,姓安名金全,非姓安金。其父安山盛为唐朔州牢城都校尉,其弟安金祐为沙陀部偏将,金全有4子,为安
读音:zhì【源】 ①黄帝之子少昊(嫘祖所生)之裔封于雉(故城在今河南南召南),后以国为氏,见《姓考》(17,62)。②春秋时楚大夫食采于雉,因氏,见《姓考》(17,62)。③系自子姓,殷后有雉氏(1
读音:hè shù贺术氏,后魏初贺术部,居贺术山,因氏焉。(见《通志·氏族略·代北复姓》)
读音:Āsīnà《姓氏词典》 引 《唐书》 收载。其注云:“唐有阿思那·默啜、阿思那·泥孰。”未详其他。(按:疑此姓即 《郑通志·氏族略》所收“阿史那”之别译。又: 阿,《姓氏词
读音:Lěi【综】源出不详。见《中华姓府》(63)。台湾台北有此姓(68,26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阳泉、大同等地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Yèlì【源】 西夏人姓(240)。或即野利氏。
读音:Hèlán【源】①鲜卑族之居贺兰山者,以山为部,以部为氏(7,60,70)。②西魏时赐镇东将军苏椿、颍州刺史梁台、著作郎裴文举为贺兰氏(27,70)。 【变】后改为贺氏(7,27,70)。 【望
读音:Qí【源】 淇水,源出河南林县东南临淇镇。以水名为氏(60,62)。【布】 台湾台中有此姓(68,261)。【人】 淇邦彦,明神宗万历三十九年海门县典史,福建晋江人,见《通州直隶州志》。现行较罕
读音:Xúlú历史上匈奴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汉景帝时匈奴有徐卢庸。“徐卢”为“夷狄大姓”。一作 “徐庐”。
读音:Lù【源】 ①相传为上古颛顼帝之师渌图之后(17,62)。②渌,水名,在今湖南东部,必其先以水名为氏(15,21,60)。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源不一:①《姓氏考略》 注云: “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