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我
【源】 春秋时鲁国叔孙成之子申,字子我,其后以王父字为氏,见《姓氏英贤传》(12,17,21,60)。【人】 子我封人(一作子我羽人),周时卫大夫(6,12)。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并注其源:“姬姓,鲁叔孙氏成子生申字子我,因氏焉。”此以字为氏,系出姬姓。
春秋卫大夫有子我封人。
【源】 春秋时鲁国叔孙成之子申,字子我,其后以王父字为氏,见《姓氏英贤传》(12,17,21,60)。【人】 子我封人(一作子我羽人),周时卫大夫(6,12)。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并注其源:“姬姓,鲁叔孙氏成子生申字子我,因氏焉。”此以字为氏,系出姬姓。
春秋卫大夫有子我封人。
读音:Dàlì《姓氏词典》引王述民《新编注音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Mǎkuò《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Zóngyè【源】 彝族姓。属雕乌家支(375)。
读音:Yībó【源】 ①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宁古塔(23,63,180,260)。亦作〔伊博〕(180,260)。②元时蒙古耶卜氏,清《续通志·氏族略》作伊伯(24)。少数民族姓氏。蒙古族、满族皆有此姓
读音:Máowǔmáowàng【综】 台湾土著姓。清道光六年,淡水厅下南庄,即今苗栗南庄乡,赛夏族姓,意为薏芢,后改用汉姓朱(65)。
读音:gǔ鹄氏,望出东海。(见《通志·氏族略》)鹄,曲沃地,诗所云:从子子鹄。或有以地为氏者。(见《姓氏考略》)
读音:Jiēbāgē【综】 佤族姓。世居云南沧源岩帅下班老(161)。
读音:Jǐyǎ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六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译作“乞要歹”。
读音:chù fú【源】 北魏登国六年三月,太祖遣九原公元义、陈留公元虔等西讨黜弗部,大破之(27)。黜弗系以部为氏(60,62)。【变】 后改为弗氏(7,21,27,44,60)。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
读音:Yíng【源】 见《姓苑》(62)。【布】山西汾阳有此姓(278)。《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集》 收载,未详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