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Yīlèmù【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哈达(23,63,180,260)。【变】 亦作〔伊尔穆〕(180,260)。【人】 清镶蓝旗满洲护军花色之妻为伊尔穆氏(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哈达地
读音:Yùn/Yunn【综】 源出不详。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新编千家姓》(73)。
读音:Lì【源】 朝鲜古国百济大姓有八族,三曰劦氏,见《北史》(11,17,60)。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并注此音。《姓氏考略》亦收,其注云: “《北史》: ‘百济国大姓有八族,三曰刕
读音:duàn姞姓之后有断氏。(见《路史》)黄帝庶子姞姓之裔封于断,后以为氏。(见《姓考》)
读音:Gān'gōng【源】 周大夫甘昭公之后有甘公氏,见《姓苑》(17,62)。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 收载;《姓氏词典》据 《姓苑》亦收,其注云: “以祖辈名
读音:’rě【综】 四川、甘肃地区白马人姓。白马人语“额惹”义为蛇,汉姓为田(220)。
读音:Wángfū【源】 ①春秋时宋公族有王夫氏,见《路史》(17,62)。②皇父氏之别派为王夫氏(17)。《姓氏词典》收载并注其源: ①其据《希姓录》注云: “源于子姓,宋微子之后。”②其注引
读音:Shūyōng【源】 舒庸,周时国名,偃姓,春秋时灭于楚,子孙因以为氏,见《姓考》(17,62)。舒庸,故城在今安徽舒城,庐江二县境(87)。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乃舒氏
读音:Dòng/Dung【综】 或系东氏因事所改。台湾台北有此姓(68,261)。
读音:Xiè罕见姓氏。《中国姓氏大全》引 《中国姓氏集》收载;《姓氏词典》引《中国姓氏汇编》亦收,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