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tǔ

【源】 ①相传帝鸿之妻为土敬氏,其后有土氏(60,62)。②炎帝之裔句龙为后土(古时掌土之官),子孙因以为氏(21,24)。③杜氏之后,见《姓源》(17)。土为古杜字,土与杜本来是同一氏(60,62)。④回族姓(176)。【布】 北京、上海、四川成都(91)、台湾台北(68,261)、浙江江山(325)、陕西西安、内蒙古等地均有此姓。【人】 土皋,宋时屯田郎中(15,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上海,山西之太原、大同、阳泉、长治、朔州,陕西之韩城,青海之天峻,福建之上杭,云南之泸水,四川之成都等地均有分布。汉族、藏族有此姓。《续通志》、《清通志》 之《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 《续通志·氏族略·补遗·以官为氏》 注云: “句龙为后土,子孙为氏。”句龙,或作“勾龙”,相传为炎帝之十一世孙。故此之土氏,当系出姜姓。② 《姓氏考略》 据 《路史》注云: 帝鸿妻土敬氏曰炎融, 生驩头, 为尧司徒。是土姓所始。帝鸿,相传为黄帝名号。③又注:“土,古杜字。土、杜本一氏也。”

宋代有土皋; 明代有土不申; 清代有土国宝。

猜你喜欢

  • 綽爾齊岱

    读音:Chuòěrqídài元代色目人姓氏。乃元之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陶宗仪 《南村辍耕录》译作“拙儿察歹”。

  • 读音:Là【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忻州及雁北地区有分布。《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

  • 白佳

    读音:Báijiā【源】 ①清蒙古八旗姓。凡二派,出兀鲁特、察哈尔等地(260)。②清满洲镶黄旗、正蓝旗中均有白佳氏(259,260)。【变】亦作拜佳(23)。【人】 正蓝旗满洲马甲哈尔萨之妻为白佳氏

  • 乌古论

    读音:wū gǔ lún乌古论曰商。(见《金史·国语解》)▲<金>乌古论元忠,上京人,右丞相。

  • 读音:xǐ【源】见《通志·氏族略》(12,15,21,62)。 【变】一作〔憘〕(62)。罕见姓氏。《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并注此音; 《中文大字典》 引 《万姓统谱》 亦收,

  • 读音:Lǎn/Laan【综】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 读音:kè【源】 ①见《姓苑》(15,21,60)。②蒙古族姓(255)。【布】 北京(92)、河南开封、河北任邱、江苏镇江(62)、武进(314)、安徽淮南(362)、台湾(64,68,261)、广

  • 读音:tōu【综】 东晋末南凉臣有鍮勿崘,见《正字通》(62)。鍮音偷,系单姓,作复姓〔鍮勿〕,误(26)。亦作〔鍭〕(91)。罕见姓氏。《汉语大字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引 《正字通》 云: “

  • 鄂謨克

    读音:Èmókè【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巴额和罗(23,260)。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巴颜和罗地方,乃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 伯常

    读音:bó cháng【源】 春秋时齐有伯常氏(60,62)。【变】 一作柏常(60)。【人】 伯常蹇,春秋时齐人,与孔子同时人,见《晏子春秋》(60)及《庄子》(17,21)。历史上罕见之复姓。《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