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jūn

【源】 ①相传为帝尧之师君畴之后,见《姓苑》(17,60)。 ②汉时西域莎车国有君姓(60,62)。【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君牙,周时大司徒(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黄骅、围场、景县,山东之鱼台、龙口、东平、平邑,山西之太原,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畲族、白族有此姓。《续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姓氏考略》注其源: ①其据 《白虎通》 云: “尧师有君畴”,当为君姓之始。②又云: “西域莎车有君姓。”

周代有君陈、君牙; 明代有君助,漳州知府。

猜你喜欢

  • 納蘭

    读音:Nàlán【源】 金时女真人姓。金女真部落,又作拿懒、那懒、纳剌、内兰,部人居伊改河(今吉林怀德境内伊通河一支流雅哈河),与完颜氏贵族通婚,以部为姓(56,60,71,397)。至清仍有此姓(6

  • 俱羅

    读音:Jūluó【综】 晋末十六国后秦(姚秦)时姓,后改为俱氏(60)。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有载,其注 “俱” 姓云: “当为俱罗氏所改。”可知有复姓俱罗氏。未详其源。《姓氏词典》音

  • 读音:Pàn《姓氏词典》引 《姓谱》 收载,未详其源。

  • 斫⾻

    读音:Zhuógǔ/Chehsu【源】 北齐时姓(11,17,27,60)。【变】 亦作〔斮骨〕(91)、〔所骨〕、〔研骨〕(60),皆误。或即斫胥氏(17)。【人】 斫骨光弁,北齐时人,见《北齐书·

  • 直攧里

    读音:Zhídiānlǐ【综】 金时女真人部落,其部在今黑龙江下游近海地方。以部为姓(426)。

  • 有鬲

    读音:yǒu gé【源】 有鬲,夏时诸侯国,以国为氏。寒促杀夏帝相,其臣靡奔有鬲氏(故城在今山东德州北有鬲故城)(7,17,24)。一说,仲康封弟叔能于河洛(指黄河、洛水两流域之地),曰有鬲氏(60)

  • 读音:Hēi【源】 帝尧之后,见《潜夫论》(5,60,62)。《姓氏词典》收载并注此音。《姓氏考略》亦收,其注引 《潜夫论》云: “㩏氏, 帝尧后。”中华书局本版《诸子集成》之《

  • 陳伊

    读音:Chényī【综】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陈伊氏、陈依氏(256),〔陈依〕似即陈伊之异译。

  • 读音:huò宋大夫尹获之后。(见《广韵》)宋大夫盂获之后。(见《万姓统谱》)

  • 读音:pí【音】 蕃氏有藩(Fān)、皮(Pí)两音(17,60,91)。且源出不同,参见蕃(Pí)姓。【源】 藩氏之裔因事去水为蕃氏。即藩氏(60,62,91)。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