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chà

【音】 今亦音Shā(91)。【源】 ①系自嵬姓。相传为古帝鬼騩氏之后,饶、攘、刹(炎帝时侯国)是也(17,60,62)。当以国为氏。 ②古真腊国(古城在今广西扶绥境旧扶南城,汉时称扶南国,唐时称真腊国)国王姓刹(17,62)。【望】 真腊(17,418)。【布】 四川成都、湖北武汉等地均有此姓(91)。


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收载。其源不一: ①或为古帝鬼騩氏之后, 其注引 《路史》 云: “鬼騩氏之后有刹氏。”②或出自嵬姓。王符 《潜夫论·志氏姓》云:“嵬姓,饶、攘、刹是也。” 《姓氏词典》 以为“”属 “古代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姓”,“此民族与匈奴同源。”

猜你喜欢

  • 約尼

    读音:Yuēní【综】 唐武后时遣将攻契丹,溃其众。天宝间,德埒勒部长聂哷,立达年嘉哩为苏尔威汗,更号约尼氏(24,60)。天宝四年,赐达年嘉哩姓李名怀秀,故约尼氏后改为李氏(24)。历史上契丹族姓氏

  • 赫赫爾

    读音:Hèhè’ěr【综】清镶蓝旗满洲马甲会伦之妻为赫赫尔氏(260)。

  • 读音:qú【源】 ①系自姬姓。春秋时卫康叔之后(60,62)。②周大夫渠伯纠之后(6,12,17,62)。【望】 雁门(17,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渠孔,春秋时卫康叔之后(6

  • 管斯來木

    读音:Guǎnsīláimù【综】 佤族姓。世居西盟中课寨(160)。

  • 读音:cuō【源】 彭濮大酋之姓,见《唐书·段文昌传》(60,62)。【变】亦作〔嵯〕、〔��〕(60,62)。【望】武汉(17),武溪(418)。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 失剌訥惕

    读音:Shīlánètì/Siranaut【综】 蒙古族姓。“失剌”意黄色,“讷惕”意目。《黄金史》称明时哈剌嗔部有三,其一为失剌讷惕,亦作哈剌嗔,今内蒙古巴林右旗洪格尔苏木有此姓(384)。

  • 读音:Wā【源】 见《集韵》(86)。女娲氏之后有娲氏(7,9,12,60)。【望】宛丘(418),苑邱(17)。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女娲氏之后。”且云: 女娲,“古天子

  • 读音:Xíng【源】 现代罕见姓(73,91)。或系形成氏所改(62)。【布】 四川武胜(321)、安徽淮南(362)、台湾台北(64,68,261)、山东新泰(359)、苍山、北京、内蒙古呼和浩特、

  • 雕玉

    读音:Diāoyù【综】 源出不详,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

  • 瓦乾

    读音:Wǎqián景颇族姓氏。汉意为 “猪肚子”,以为姓。《中国人的姓名·景颇族》收载,未详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