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wǔ

【源】 ①黄帝臣有五圣配下台,是五姓之祖(60,62)。②本伍氏,避仇去人为五(6,21,62)。或,古时“”、“”字相通(60)。③清时云南思茅厅易武(今猛腊易武)土把总姓五(253)。【望】 始兴(17,62,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五逢,汉时陈涉之将(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东之东平,山西之太原、大同,新疆之塔城,湖北之利川,湖南之益阳,江西之宜丰,浙江之椒江等地均有分布。汉、苗、水、土家、傈僳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本伍氏,避仇改为五。”或云: “五、伍字通,伍奢、伍举、伍子胥,史传亦作五。”②《姓氏考略》 注云:“黄帝臣有五圣,配下台,是五姓之祖。” (按: 《中国姓氏大全》称: “相传黄帝有臣子五圣配……” 《姓氏词典》断句作: “黄帝臣有五圣配下台,是五姓之祖。”)③又注: “蜀有五姓,五方、五栗,皆犍为人。”犍为,今四川之彭山。

汉代有五京; 元代有五则; 明代有五淮,宜城知县(《中国姓氏大全》 引作“五准”)。

猜你喜欢

  • 读音:zhān【音】 亦音Zhān(91)。【源】 ①金时女真人粘合氏之后(60,63)。②或为元时粘罕之后(60,62),按,金宗室、熙宗时官太保、尚书令完颜宗翰,女真名粘没喝,又译粘罕(56,61

  • 脱脱懷

    读音:Tuōtuōhuái《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 《新元史》 注云: “蒙古族姓。”未道其详。

  • 石圖里

    读音:Shítúlǐ【综】 清正蓝旗蒙古护军呢楚克之继妻为石图里氏(260)。

  • 泥中

    读音:Nízhōng《姓氏词典》引《宋史》收载,其注称: “宋有泥中·佶移。”未详其他。

  • 读音:Zhòu【源】 见《姓苑》(7,11,12,21)。【望】 平阳(17,418)。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初见于《姓苑》,未详其源。

  • 伊樓

    读音:Yīlóu《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 《姓觿》 注云: “即伊娄氏。”

  • 珠嚕

    读音:Zhūlū【源】清满洲八旗姓。世居赫舍哩河(23,63,180,260)。珠噜原系金时部落名,故系以部为氏(23)。在辽、金、元时称卓鲁氏(71)、明时改称朱胡氏(180)。至清又改称珠噜氏,系

  • 鸟俗

    读音:niǎo sú大费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实鸟俗氏。(见《史记·秦本纪》)

  • 鈎陣

    读音:Gōuzhèn【综】 古有钩阵氏(8,15,63)。亦作〔鉤阵〕(8)。

  • 读音:shēng【源】 见《姓苑》(21,60)。 【布】北京(92)、江苏武进(314)、四川成都(91)、甘肃临泽(352)、台湾台北(68,261)等地均有此姓。 【人】升元,宋时高安人,瑞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