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龙图公案

龙图公案

十卷。不题撰人,成书于明代。公案小说,讲述北宋清官包拯的断案故事。包拯曾任龙图阁直学士,人称包龙图,故此书题《龙图公案》,又俗称《包公案》。考书中故事,除卷五《割牛舌》一则见于《宋史》、可证为包拯断案实事外,其余皆非包拯实事,概杂采各书及民间流传的疑难案件审判故事,统归包公名下,敷演成书。如卷六《玉面猫》记五鼠闹东京故事,为民间传说;或采自笔记史书,如卷二《石狮子》见《太平广记》卷四百六十八《长水县》,卷三《卖真靴》事见《明史》卷一百六十一《周新传》,卷七《斗粟三升米》见《搜神秘览》(《说郛》本)。书中有关包公秉公查案、为民除害的故事,反映了人民企盼司法清明的愿望,然而书中也杂有封建迷信消极思想因素。有的故事写得比较曲折生动。但从全书看,题材冗杂,语言呆滞,如鲁迅所说“文意甚拙,盖仅识文字者所为”(《中国小说史略》),可能出自说书人之手。对后代的戏曲和公案侠义小说有不小影响,清代的《三侠五义》即以其为蓝本。该书的明刻本今已难见,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说屯溪旧书店书目有明刻本一种,残存一至六卷,当为最早刊本。清代流传的通行本有繁简两个系统,繁本一百则,简本六十二则。繁本有清初刻本、四美堂刊本、乾隆刊本、嘉庆刊本等多种;简本有乾隆书业堂刊本、道光藜照楼刊本等。简本系就繁本删节,所删都为每卷的后几则,文字无大异处。1985年,北京宝文堂书店《传统戏曲、曲艺研究资料丛书》出版冯不异校点本,题名《包公案》。

猜你喜欢

  • 琅玡帖

    一卷。晋王羲之书,沂水王氏刻。王氏生平、籍贯已不可考。王羲之的书法遗迹自从宋淳化(990-994)始有总集之三卷刻本。但由于收录者暗于鉴别,故淳化帖真伪混杂、缺乏分辨,后经米芾等的考证、勘验,伪书被屏

  • 毛诗细义

    二十四卷。清李黼平撰。黼平字绣子,又字贞甫。嘉应(今广东梅县)人。生卒年不详。嘉庆十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改官江苏昭文县知县。此书多本毛传郑笺之义,以正孔颖达疏证之误。书中不乏精细之辨,然因作者信序太

  • 知言

    六卷,附录一卷。宋胡宏(见《皇王大纪》条)撰。是书为论学之语,随笔所记,屡经改订而成。吕祖谦称此书胜于《正蒙》。然宏之学说本承其父——胡安国。安国之学虽出于杨时,而又兼出于东林常总。总尝谓,本言之性不

  • 江花梦

    二卷。清龙燮(1700-?)撰。龙燮,字二为,又字理侯,号改庵,又号雷岸、石栖,望江(今属安徽省)人。聪敏早慧,但久困科场。乾隆四年(1739),应博学鸿词科,以第四十八名取中,授翰林院检讨,参与校正

  • 兴化府莆田县志

    三十六卷,首一卷,清汪大经修,廖必琦等纂。汪大经,吴县(今苏州)人,乾隆进士,曾任莆田县知县。廖必琦,曾任浙江道监察御史。宋绍熙三年,郡守赵彦励创修郡志。明弘治十六年、嘉靖四十年、万历二年、万历四十一

  • 函山集

    十卷。明刘天民(1486-1541)撰。刘天民字希尹,号函山,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正德九年(1514)进士。除户部主事,谏武宗南征,受廷杖。改礼部,谏大礼,复受廷杖。迁吏部郎中,出知寿州。历官按察司

  • 古今声律定宫

    八卷。清葛铭撰。铭字警堂,广东东阳人,仕履无考。此书八卷,综述乐律,杂取前人之说,并摘要编类,各附以图。其谓黄钟为宫而居中,反对历来乐家所谓黄钟为宫居首之论。认为论声律者宗《吕览》、《淮南》而不宗《管

  • 诗传通释

    二十卷。元刘瑾(生卒年不详)撰。刘瑾字公瑾,安福(今属江西吉安)人。博通经史,隐居不仕,除《诗传通释》外,有《律吕成书》行世。《诗传通释》以朱熹《诗集传》为蓝本,搜集前人之说对其进行再阐释,若有所感,

  • 普陀山志

    二十卷。清许琰撰。许琰字瑶洲,福建同安人。赐进士出身。曾任壬子科顺天乡试同考官。普陀山,又名补陀、补陀罗迦山。后者为梵名也。其山在浙江定海县之东。距县百余里,孤峙海中。蜿蜒绵亘,纵横各十余里。梵书补陀

  • 左传附注

    五卷。陆粲(1494-1551)撰。陆粲字子余,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明代经学家。嘉靖进士,官至工科给事中,挺劲敢言。曾因争张福达狱,下诏狱廷杖。不久又因草疏论张璁、桂萼,谪贵州都镇驿丞,迁永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