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黄帝阴符经

黄帝阴符经

一卷。旧题黄帝(生卒年不详)撰。黄帝,姬姓,号轩辕氏、有熊氏,少典之子。传说炎帝扰乱各部落,黄帝受各部落拥戴,率领各部落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打败炎帝。后蚩尤扰乱,他又率领各部落在涿鹿(今属河北省)击杀蚩尤,从此他被各部落拥戴为部落联盟首领。传说黄帝时期有许多发明创造,如养蚕、舟车、文字、音律、医学、算数等,因而有许多经书也托名黄帝而作。现存托名黄帝撰著的经书有《黄帝阴符经》、《黄帝内经》、《黄帝宅经》等。《黄帝阴符经》,简称《阴符经》,又称《天机经》。“阴符”一词,始见于《战国策》,云苏秦“得太公阴符之谋”,《史记·苏秦传》也有记载。学者研究《阴符经》始于唐,世传有唐李筌和张果两种注本为最古。李筌注本经文三百字,分三章,至“我以时物文理哲”句止,张果注本经文四百余字,不分篇章。宋人研究《阴符经》,多依违于李、张二者之间,但采用四百余字本的为多。宋代及其以后学者,对《阴符经》作者及成书年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或以为战国时书,或谓出于晋代,或称北魏寇谦之所撰。宋代黄庭坚、朱熹认为是唐李筌所伪作。明代胡应麟则称《阴符经》一书非伪,是先秦古书,而托名于黄帝,是李筌之伪。余嘉锡作《四库提要辨证》,怀疑是晋人杜京产伪作。此书见载于明《道藏》,分三章录经文四百余字,无注。似于唐宋以后注本中摭取。经文要旨,阐述天地运行、阴阳变化与人事之间“相生相盗”的关系,认为圣人观天之道,执天之行,掌握天人暗合之机,使行为动静合于天道,就会治国养生皆得其宜。历代学者虽对此书有诸多争论,而对其经文却极为推重,道学者尤甚,几乎与《老子》、《庄子》同列。历代为《阴符经》作注的学者也很多,仅宋代《通志·艺文略》就著录39家,明《道藏》也收入20家。各家之注,或以《阴符经》为兵家权谋之书,或称为道家之言,宋人又以内丹术释经,或以儒家性理之说解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虽未必合于经旨,但有助于后世对《阴符经》的研究和阐释,更利于对其经文的雠校。现存明《道藏》本。

猜你喜欢

  • 折腰漫草

    八卷。明华善继(1545-1621)撰。华善继字孟达,江苏无锡人。嘉靖中贡生,除浙江布政司都事,迁永昌通判。与其弟善述具有才名。著有《折腰漫草》是集为善继自编而成。共八卷,多抒怀之作。其诗一般写得清浅

  •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二十卷。不著撰人。此书前有南宋嘉定丙午(按:宋嘉定无丙午,疑为丙子之误,即1216年)和安大夫特差判太医局何大任序,言此书家藏六十余载,不知作者为谁。明弘治己酉(1489)济南朱臣刊刻时,改名《保幼大

  • 吴中平寇记

    八卷。清钱勖撰。钱勖生卒年不详,江苏无锡人,曾任内阁协办侍读,撰文中书,历保府道。为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李鸿章组建淮军,在外国侵略者支持下和太平军激战;升任江苏巡抚后,伙同戈登“常胜军”屠杀太平军。钱勖

  • 针余吟稿

    一卷。清崔幼兰撰。崔幼兰,生卒年不详,直隶魏县(今属河北省)人,崔述之妹,刘欢成之妻。清末诗人。此书有民国二十一年(1932)亚东书局排印本。顾颉刚得到范廉泉收藏的钞本,并收入《崔东壁遗书》。收有四十

  • 重订增补陶朱公致富奇书

    八卷无名氏撰。明陈继儒作序,称“奇书之递传,所由来已夫(久?)……惜旧本鄙伪,未有正之者。今余年七十有九,山居无事,手订其误,别采农桑,月令诸集补之……”,可见,该书只是对《陶朱公致富奇书》的补充修订

  • 淳安县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刘世原本,李诗续修,陈中元、竺士彦续纂。李诗,光绪初年任淳安县知县。此志光绪十年(1884)刻本。卷一至卷四方舆志,目为分野、建置表、疆域、山川、乡都、风俗、学校、公署、防围、坊表、

  • 沂水县志

    ①六卷。清黄胪登纂修。黄胪登,福建尤溪县人,举人出身,康熙十一年(1672)任沂水县知县。沂水县志创修于明嘉靖十二年知县李如楫,再修于此。黄胪登莅任后,正值朝廷敕全国普修郡邑方志,胪登乃集邑中绅士取旧

  • 毛诗古音述

    一卷。清顾淳编。顾淳字震盂,金匮(今江苏省无锡市)人。生卒年及事迹皆不详,据本书自序知其生活于清咸丰初年前后。是编述而不作,撮取前人成说于一书。考其所依计有陈第《毛诗古音考》、顾炎武《诗本音》、江永《

  • 春秋比辨

    不分卷。清章谦存(详见《尚书周诰考辨》)撰。谦存撰有《强恕斋经剩》、《强恕斋文剩》、《强恕斋诗剩》、《强怒斋笔剩》等,《春秋比辨》即《强恕斋经剩》中的一种。该书撰成于道光八年(1828),厘为三篇即《

  • 墨妙轩法帖

    四卷。清高宗敕蒋溥等辑,即《三希堂法帖》续帖,成于乾隆二十年。《三希堂法帖》刻成后,又将所得之唐宋人墨迹汇编为四卷,款式等与《三希堂法帖》相同。但其中失于精鉴者亦多。如第一卷中第一帖为褚遂良临王献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