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鹿川田文集

鹿川田文集

五卷。程颂万(生卒年未详)撰。程颂万字子大,号十发,湖南宁乡人。清末官湖北侯补道,入民国后不仕而卒。颂万少受诗古文法于其从兄颂藩。颂藩遗集中有与子大弟论诗文书札多通,是其事实。颂万少颖敏,年十五六时诗文即斐然可观。少长博涉书史,益觉惊才绝艳。光绪二十一年(1901),程颂万自刻《楚望阁集》,专为古乐府,拟则六朝以至唐之温飞卿、李贺。二十一年(1901)后,有《石巢集》,未及印行。此集诗四卷。第一卷为辛亥(1911)十一月至壬子(1912)三月所作。第二卷为壬子(1912)四月至九月所作。第三卷为壬子(1912)十月至癸丑(1913)七月所作。第四卷为癸丑(1913)八月至甲寅(1914)三月所作。第五卷则壬子(1912)、癸丑(1913)两年所作。大抵《楚望阁集》之诗,一意摹古,尚不免有斧凿痕。此集则生新雅健,意到笔随,不主一家,自然合拍。陈衍亟称颂万此集之诗为“非凡手所能藐袭”。陈三立亦称其“能囊括宋贤佳境。”似非尽阿之辞。有民国三年(1914)长沙石印本。

猜你喜欢

  • 白溇文集

    四卷。清沈受宏(约1681年前后在世)撰。沈受宏字台臣。江苏太仓人。生卒年均不详。所居地名白溇,故以名集。康熙时岁贡生。据《江南通志》载,沈受宏的《白溇文集》共十卷,而此本只有四卷,考核目录,也无缺佚

  • 医方考

    八卷。明吴昆(详见《黄帝内经素问注》)撰。此书收集古今良方七百余首,按病证分七十二门,每门均有小序。卷一为中风、伤寒等门;卷二为斑疹、霍乱诸门;卷三为虚损劳瘵、五尸传诸门;卷四为脾胃、伤食诸门;卷五为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一卷。隋代释智撰。智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文疏》条。《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亦称《童蒙止观》或《小止观》,是智为其俗兄陈咸所作。初叙大意,次列十章,即第一章具缘,第二章诃欲,第三章弃监,第四章调和,第

  • 文心雕龙

    十卷。梁刘勰(约465-532)撰。刘勰,字彦和,祖籍东莞莒(今山东莒县)人,后迁京口(江苏镇江)。天监中,兼东宫通事、舍人,迁步兵校尉,兼舍人如故,深得萧统赏识。后出家为僧改名慧地。此书成于南齐末年

  • 衍极

    二卷。元郑构(生卒年不详)撰。郑构,字子经,罗源(今属福建)人,一作莆田(今属福建)人。泰定中官南安县教谕,与陈旅为文字友。著有《衍极》五篇,《衍极记载》三篇,《书法流传图》、《学书次第图》等。《永乐

  • 东巡金石录

    八卷。清崔应阶、梁鸿翥同撰。其书为乾隆六次东巡,御制碑文、题咏、勒石专集。首列编目,1-6卷,依十二年(1748)、十六年(1751)、二十一年(1756)、二十二年(1757)、二十七年(1762)

  • 尔雅蒙求

    二卷。清李拔式订。拔式字竹岭。卷首有嘉庆三年(1798年)李氏自序。正文用寸楷书《尔雅》正文,旁注以音,或只别四声、或直注一音,盖专为学童而作。是编可令学童读、写并行,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有嘉庆间刊本

  • 墨庵经学

    清沈起撰。起明末清初人,生卒年不详,字仲方,秀水(今浙江嘉兴县)人。明末诸生,后出家为僧。除此书外,还著有《学园集》、《今国语》、《宗门近录》等。此书包括五种,一为《大易测》,分《图象疏义》、《字画订

  • 说文引经互异说

    一卷。清陈瑑撰。参见《说文举例》。陈氏自序谓:“《说文》称经,往往两部互异,亦有一部互异者。近儒钱詹事(钱大昕)之言曰:‘今世所行《九经》,乃汉魏晋儒一家之学。许君生于东京全盛之日,诸儒讲授,师承各别

  • 清语摘钞四种

    四卷。无著撰人姓名。前后亦无序跋。有二家刻本,皆刻于光绪十五年。即京坊聚珍堂刻本,三槐堂刻本。京坊聚珍堂刻本较好。聚珍堂本有“玉森之印”,“松坪”二枚印章。不知是撰者名、字否。本书分衙署名目,官衔名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