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林类集
无卷数。明郭本中、步履常(二人生卒年均不详)同编。郭本中、步履常二人均为道士,他们撰此书主要是叙述其师周玄真的灵异之事。周玄真,字元初,吴县人,居玄妙观,世传其祈祷等颇有灵验,所以当时文士多以诗文相赠以赞其奇。郭本中等据此,选精粹之作而编辑成书。又因周玄真所受《五雷法》本源于宋道士王文卿、莫起炎二人,所以卷首先列二人画像及事迹碑、《像赞》等,以自明其渊源之所由。其书传本很少、清《四库提要》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著录于道家类存目。
无卷数。明郭本中、步履常(二人生卒年均不详)同编。郭本中、步履常二人均为道士,他们撰此书主要是叙述其师周玄真的灵异之事。周玄真,字元初,吴县人,居玄妙观,世传其祈祷等颇有灵验,所以当时文士多以诗文相赠以赞其奇。郭本中等据此,选精粹之作而编辑成书。又因周玄真所受《五雷法》本源于宋道士王文卿、莫起炎二人,所以卷首先列二人画像及事迹碑、《像赞》等,以自明其渊源之所由。其书传本很少、清《四库提要》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著录于道家类存目。
一卷。撰者姓名不详。其书末云:大蒙古国领中书省耶律楚材奏准皇帝圣旨,于南京特取袭封孔元措令赴阙里奉祀。《四库全书总目》据此认为该书或为孔元措等撰。是书前半部罗列历代对孔子褒崇之典,凡碑文、诏旨皆载其大
一卷。清孙蕙撰。孙蕙字树百,号泰岩,又号笠山。淄川(今山东淄博)人。顺治进士,官至给事中。生卒年不详。除本书外,尚著有《安宜治略》、《笠山诗选》等。《历代循良录》汇辑自秦汉至清初循吏、良吏事迹,只载县
九卷。清张成孙(生卒年不详)撰。成孙字彦惟,武进(今属江苏)人,张惠言之子。是书本惠言手创,书未成而惠言卒,成孙承其父业补撰而成。参见《谐声谱》。原书五十卷,今本九卷,乃是由龙启瑞所节录者。启瑞子继栋
一卷。清王士祯(详见《古欢录》)撰。康熙二十三年(1684),王士祯奉命祭告南海。次年二月,至广州。四月初一北还,六月十六日至其家新城。本书即记其从广州至新城沿途见闻。其所记名胜山水,较《南来志》为详
十六卷。明闵元京(生卒年不详)、凌义渠(1593-1644)同编。闵元京字子京,乌程(今浙江省湖州市)人。生平事迹不详。凌义渠字骏甫,乌程(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太学题名碑为归安(亦同属今浙江省湖州市)
二卷十五回。题“云锦竹溪散人邓氏编”,竹溪散人即邓志谟号。邓志谟字景南,号百拙生、竹溪散人,生平籍贯均不详。知其尝游闽,为建阳余氏塾师,故其书多为余氏所刊行。编著有小说《咒枣记》、《飞剑记》、《童婉争
十五卷。《后补补遗》一首。黄节(1873-1935)编选、笺释。黄节,原名晦闻,字玉昆,号纯熙。广东顺德人。晚年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此书选录汉魏乐府诗一百九十六首,为之笺释。黄节认为汉魏乐府诗中
八卷。清顾宗泰著。顾宗泰字景岳,号星桥,元和(今江苏吴县)人,官高州知府。工诗文,家有月满楼,著有《月满楼集》。是书凡八卷,大体可分三部分,即咏史诗,宫闱诗和遣怀诗。其中咏史诗包括晋十六国,北齐、五代
十一卷。清金玉麟(生卒年不详)撰。金玉麟字石船。四川阆中人。此集为撰者自十五岁至四十四岁间三十年之诗作一千七百三十五首中精选的一千一百四十一首古今体诗,分十卷,附一卷,亦为十集:芄、青衿、栈云、甲乙、
四卷。清杨嘉撰。杨嘉字曦斋,安徽桐城诸生。据此书作者自序:“课蒙之余,闲取周易本义读之,玩索反复,至再至三,窃叹紫阳夫子纂辑之精,措辞之简,抉理之绌,穷变之广。诚非浅学都识所能窥其藩蓠之万一”。故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