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香苏山馆诗集

香苏山馆诗集

三十六卷。清吴嵩梁(1766- 1834)撰。吴嵩梁,字子山,号兰雪,江西东乡人。嘉庆年间举人,官由内阁中书改为贵州黔西州知州。嵩梁工诗,与黄景仁、翁方纲友善,深得袁枚佩服。诗沿袭六朝,规格则似唐代温庭筠、李商隐。著有《香苏山馆诗钞》。该诗集包括古体诗钞十七卷,今体诗抄十九卷。洪亮吉认为:“嵩梁诗如仙子拈花,自饶风格。”据姚元之《竹叶亭杂记》载:琉球人把嵩梁诗视为珍宝;梁绍壬《两般秋雨随笔》载:朝鲜使臣得嵩梁诗,筑一龛以梅花供之,称为“诗佛”。郭庆丰《芬馆诗话》认为嵩梁兼工词令。该诗集主要内容多为唱酬之作。而王昶则评价特高,说其诗如天风海涛,沧沧浪浪,足以推倒一世豪杰。今有嘉庆二十三(1819年)刻本。

猜你喜欢

  • 论语小言

    一卷。清俞樾(详见《论语郑义》)撰。樾著有《论语郑义》、《续论语骈枝》。是书杂引古今事语,以证《论语》。其体例与《韩诗外传》相似。因其非说经之大道,故名小言。虽是小道,其说也颇有意义。该书有《春在堂全

  • 肘后救卒方

    见《肘后备急方》。

  • 易读

    无卷数。清宋邦绥撰。宋邦绥字逸才,号况梅,长洲人。乾隆二年(1737)进士。官至兵部左侍郎。此编采用《注疏》本。其凡例说“专为课子而成”,所以用行文体为讲书,使孺子易于记诵。又说“是书专奉朱注”,自序

  • 离骚笺

    二卷。清龚景瀚(1747-1802)撰。龚景瀚,字海峰,闽中(今福建闽县)人。乾隆进士,官至兰州知府。著作有《澹静斋诗抄》、《离骚笺》。龚氏有感于王逸、洪兴祖、朱熹之注偏重于“随文训诂,未能贯通其意义

  • 隋文纪

    八卷。明梅鼎祚(1549-1615)编。生平见《才鬼记》。梅鼎祚仿冯惟讷《古诗纪》之意,辑陈、隋以前之文,编为《文纪》,此为其终。南北至隋一统,凡齐、周之故老,梁、陈之旧臣,咸荟粹一朝,成文章之总汇。

  • 周易释爻例

    一卷。清成蓉镜撰。成蓉镜字芙卿,宝应人。光绪初主讲长沙校经堂。著述甚丰。此书通考彖象传文,节录各卦中释爻的文字,比较其异同、分类辑录,著为通例。如书中有“二五爻称中”例,取《文言》中“龙德正中”、“黄

  • 破邪论

    二卷。唐代释法琳(572-640)撰。法琳,俗姓陈,原籍颖川(治所在河南许昌)人,祖上仕隋,寓居襄阳。少年出家,游历金陵、楚郢(江陵)各地,广习儒释经书,博综词义。隋末,蓄发俗服入关,隐居青溪山鬼谷洞

  • 通艺录

    四十二卷。清程瑶田(1725-1814)撰。瑶田字易田,又字易畴,晚号让堂老人,安徽歙(今歙县)人,经学家。少时师事方粹然,后又与戴震、金榜等一同拜师江永。乾隆三十五年举人,官太仓州学正,以身率教,廉

  • 巧换缘

    一卷。清唐英撰。唐英生平详见《梁上眼》(辞目)。此剧亦《古柏堂传奇》之一种。剧写常州书生洪遇到金陵买妻,被店主张小桥和小李儿所骗,以小李儿五十五岁寡婶周氏暗换看定的张小桥的女儿芳玉。后来周氏虽被识破,

  • 慧琳一切经音义反切考

    七卷。黄淬伯著。黄淬伯(1899-1970)江苏南通人。192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历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青岛大学、重庆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校教授。一生致力于音韵学的研究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