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饮水诗集

饮水诗集

一卷。《饮水词集》一卷。清纳兰性德(1655-1685)撰。性德原名成德,后避太子讳,改名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明珠长子。康熙十二年进士,官一等侍卫。善骑射。工书法。少聪敏,好读书,过目成诵。词以小令见长,多伤感情调,间有雄浑之作。也能诗。有《通志堂集》。词集名《纳兰词》,有单行本。又与徐乾学编刻唐以来说经诸书为《通志堂经解》。其诗词文笔清新秀隽,自然超逸,得晏几道遗风,偶近稼轩;大多低沉宛转、充满抑郁哀伤之情,时有富丽堂皇、绮罗香泽的生活描述。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之《人间词话》云:“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是书由锡山顾贞观阅定,有康熙间张纯修为序刻本,后有道光二十五年(1845)张祥河为序刻本。

猜你喜欢

  • 诚斋牡丹百咏

    一卷。《梅花百咏》一卷。《玉堂春百咏》一卷。明朱有燉(1379-1439)撰。有燉为明代戏曲、诗文作家。号诚斋。周定王长子,太祖孙。洪熙元年袭封为周宪王。生平事迹见《诚斋录》文。《牡丹百咏》有宣德五年

  • 青岩丛录

    一卷。明王袆(详见《大事记续编》条)撰。此书一卷,分五篇,内容主要论述纬书及释、道两家的源流,与《医书》相同异,原已收入王袆文集之中,曹溶编《学海类编》时将其摘出别行,并改为此名。有《百陵学山》本、《

  • 四书引经纂

    五卷。明邹嶐编纂。首页又题名《四书白文引经释义便览》,无序例,《诗》、《书》、《礼》、《易》、《春秋》各一卷,共五卷。《诗》称“葩经”,《书》称“壁经”,《易》称“庖经”,《礼》称“戴经”,《春秋》称

  • 西画初学

    六卷。《浅巴司丛书》的一种,英国人傅兰雅译。傅兰雅,生平不详。该书共六卷,书前有《总论》,卷一为《论视法》、卷二为《论临画》、卷三为《论看物绘画》、卷四为《记布置方向》、卷五为《论光暗总理》、卷六为《

  • 后汉书注又补

    一卷。清沈铭彝撰。沈铭彝,浙江嘉兴人,生平及官职不详。《后汉书注又补》是为了补惠楝的《后汉书补注》而作的,因此名为“又补”。卷首有他在道光十三年(1833)自序。序中说“垂老残年,无可遣日,翻阅惠氏补

  • 字学正本

    五卷。清李京(生卒年不详)撰。李京字元伯,高阳(今属河北)人。是书以小篆为本,正偏旁之不正者,故名“正本”。其所辨正者,多得之于周伯琦《六书正讹》和张有《复古编》。如《复古编》“崇”字下注云:“别作‘

  • 诗通

    四卷。明陆化熙撰。化熙字羽明,常熟(今属江苏省)人。生卒年不详。万历癸丑(1613)年进士。官至广西提学佥事,进湖广参政。未赴卒。著有《诗通》、《目营小辑》。是编不载经文,止标篇什名目,而发挥其意旨。

  • 辨志书塾所见帖正续刻

    无卷数。清李兆洛辑。前列赵南星至朱国祯十一人,为“东林翰墨”。又缪昌期至侯歧曾十四人,附候氏书五家。自跋说,明时诸书家,随听见入石,故不能依先后次弟入石。始于道光六年(1826)春,完于十四年(183

  • 授堂遗书

    十种,七十六卷。清武亿(详见《四书考异》)撰。该丛书收《经续考异》八卷补一卷、《句读叙述》二卷补一卷、《四书考异》一卷(翟灏撰,武亿句读考析)、《群经义证》八卷、《三礼义证》十二卷、《金石一跋》四卷《

  • 分类补注李太白集

    三十卷。唐李白撰。宋杨齐贤集注。元萧士赟补注。杨齐贤,字今存子见,舂陵(今湖北枣阳)人,生卒年不详。是李白诗最早作注者。萧士赟字粹可,生卒年亦不详。潜心笃学,他对杨齐贤注“惜其博而不能约,因取其本类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