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风筝误

风筝误

清李渔撰。其生平见《闲情偶寄》条。此传奇是一出以风筝为姻缘的喜剧。韩生为其友人戚生画风筝,并在风筝上题偶感一诗。此风筝落入原西川招讨使詹武承小妾柳氏院中,柳氏让其才女淑娟和诗于后。韩生得风筝后猜想和诗者必为詹家貌美多才的淑娟所和,甚喜,又再做风筝再题诗于上,再断落入詹家。谁知此次风筝落到詹家另一妾梅氏院中,为梅氏貌丑才劣之女爱娟所得,爱娟获之欲与风筝主人私通,乳母为之设计,让二人夜间密会。韩生以为是才女淑娟,喜而赴约,暗中密会,再求其和诗,丑女爱娟不能和,适乳母持烛来,照见其貌甚丑,举止亦粗俗,韩生惊而逃归。韩生后入京应试中状元,戚生父亲为詹之好友,詹复官征边时托戚为二女完成婚事。戚生父以戚生为丑女爱娟之婿,结婚之夜,爱娟以为戚生为原密约会之韩生,今见戚生比韩生老,问故戚生,泄漏曾与人私通事,戚生请问其母,梅氏为女谢罪,并许蓄妾条件,才俱完婚。爱娟为买戚生欢心,见戚生为其妹淑娟动心,就欲为戚生穿和,让淑娟来其家观牡丹,后故意离开,戚生自隐处跳出欲调戏淑娟,淑娟以剑护身,终免毒手。韩生中状元后入詹府。詹武承知其为来结婚,欲以次女淑娟相许。韩生以为是丑女爱娟,固辞不答应。后韩生因恩人戚生父规劝,才答应结婚。婚夜,淑娟含羞掩面,韩生未识其面,以为是丑女,就不与其同房,淑娟告之于母,柳氏责问韩生,韩生说出原由,柳氏知其误认,让淑娟与其相见,韩生惊其美,欢喜合婚,后一家团聚时,真相大白。柳氏责梅氏不慎,梅氏谢罪。柳氏为其保密,待詹承武主人归家后,一家团圆。此剧结构严密,关目布置甚工,宾白吞吐之得宜,技巧上甚有可称道处。日本青木正儿评此剧“类似儿戏”,“趣味低级”,“以争男为写固可,然往往坦然出露骨之秽亵语,有损雅意也。”“以喜剧而言,则滑稽趣味不足,以风情剧而言,情味缺乏,此不过为一种滑稽搅乱之风情剧,遂堕恶趣。”此一评价失之过苛,此剧虽乏深意,但仍不失为情趣较佳之喜剧。作者运用巧合、误会手法结撰喜剧情节的技巧达于极致,为我国优秀古典喜剧之一。有清初刊本。

猜你喜欢

  • 经言枝指

    九十九卷。明陈禹谟撰。陈禹谟事详《经籍异同》条。该书计《谈经菀》四十卷、《汉诂纂》十九卷、《引经释》五卷、《人物概》十五卷、《名物考》二十卷,共九十九卷,《四库提要》题一百卷,总目卷数与子目不符。《明

  • 金匮要略

    三卷。东汉张机(详见《伤寒论》)撰。张机曾撰《伤寒杂病论》一书,晋人王叔和将其中论伤寒病部分摘出,重行编次,是为《伤寒论》,而原书中论杂病部分则一度散佚。北宋仁宗时,召儒者校正医书,王洙从馆阁蠹简中发

  • 黄帝阴符经注

    ①一卷。唐张果(生卒年不详)撰。张果,据《旧唐书·方伎列传》称,不知何许人,武则天时隐于中条山,往来汾(临汾)、晋(太原)间,时人传说他有长生秘术,武则天遣使召之,诈死未应。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

  • 多能鄙事

    十二卷。明刘基(详见《郁离子》条)撰。经后人研究,认为此书是他人从《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抽出,伪托刘基之名而刊刻的。属农书类。有饮食、器用、方药、农圃、牧养、阴阳、占卜等类。除卷一饮食类、卷七农圃类、

  • 更生吟

    不分卷。明高名衡(?-1642)撰。高名衡,字平仲,号鹭矶,山东沂州(今临沂)人。生年待考。崇祯四年(1631)进士。官至监察御史,以城守功,晋兵部左侍郎。崇祯十五年(1642),沂州被破,名衡死亡。

  • 四音定切

    四卷。清刘熙载撰。刘氏生平著述,见“说文双声”。卷首刘氏自序云客有问以切字之法,辨开齐合撮之四呼,因撰作此书以答之。此编首为图说,综论拼切之法,阐述四呼开齐合撮之异。正文四卷为“韵释”,广列图表并附以

  • 读异书

    四种,五卷。不著编辑者姓名。所收四种为《随园琐记》一卷、《惊喜集》一卷、《香钦楼宾谈》一卷、《妒律》一卷附《闺律》一卷。《随园琐记》为清袁祖志所辑,记随园遗事。《惊喜集》、《香钦楼宾谈》则为杂记异闻及

  • 忠贞轶记

    一卷。明徐懋贤编撰。懋贤江苏人,顺天教授。该书记甲申殉节之士,多半为儒生,间及一二武职闲曹,皆能挺身赴义,视死如归。至于烈妇贞媛,更是书不胜书。此书撰于甲申年,皆当时见闻,且行文质朴,可当一时之实录。

  • 论语异文考证

    十卷。清冯登府(1780-1840)撰。登府字柳东,号云伯、勺园,浙江嘉兴人。清古文家,精通经义诸子,古文宗桐城派,善诗词。著有《石经阁诗文集》。《论语》初有齐、古、鲁三家,魏时何晏集八家之说成《集解

  • 茶山集

    八卷。宋曾几(1084-1166)撰。曾几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赣县(今江西赣县)人。以兄弼恤恩授将仕郎,试吏部优等,赐上舍出身。提国子正,除校书郎。高宗时,历官江西、浙西提刑。忤秦桧罢职,寓居上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