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卷数。清胡良显撰。胡良显字忠遂,别号得岑,汉阳人。康熙辛卯年举人。官任武城县知县。此编都推衍朱子《本义》的宗旨,而经传次序仍然采用王弼本。至于经文字句,如坤卦“初六小象履霜坚冰”一句增加了“初六”二
二卷。清冯李骅撰,夏大观注。冯李骅,字天闲,钱唐(今浙江杭州)人,诸生。夏大观,湖南湘潭(今属湖南省)人。该书对《左传》中的人物、史事有所评述,对文字训诂也有所笺释。有清咸丰元年(1851)海清楼刊本
九种,三十七卷。清俞庆恩编。是书于民国十七年(1928)排印本为五种,有清朱用纯《朱柏庐先生大学讲义》一卷《中庸讲义》二卷。朱用纯之《朱柏庐治家格言》颇为流行,其生平详见本书《大学讲义》条,其《中庸讲
二卷。清末刘典(生卒年不详)撰。典字克庵,谥果敏,湖南宁乡人。咸丰六年(1856年)典从湘军将领罗泽南,攻武昌,泽南死,遂从左宗堂,转战江西皖南,积功至布政使、甘陕军务帮办,从左宗堂数十年。该书即记其
一卷。明华兆登编。华兆登,江苏无锡人。该书成于万历中,系考订《周易》古本篇目之作。将《周易》卦辞和爻辞各分上下而成四篇,又以《象传》、《彖传》、《爻传》、《文言》、《系辞》、《说卦》、《序卦》、《杂卦
八卷。东晋陶潜(365或372-427)撰。陶潜字元亮,入宋更名潜,字渊明,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陶侃曾孙。少有高趣,家贫好学,有大志。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比。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
三卷。元杨维祯(1296-1370)撰。维祯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山阴(今浙江山阴)人。元末文学家。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后任江西儒学提举,避兵未上,浪迹浙西山水间。明初召诸儒考礼乐,于洪武
六十卷,清黄恩彤撰,黄恩彤,(1801-1883),字石琴。山东宁阳人。道光进士,历任刑部主事,江南盐巡道。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迁江苏按察使、兼署江宁布政使,参与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后又随伊里
十三卷。黄仲炎(生平不详)撰。黄仲炎字若晦,永嘉(今属浙江)人,宋代经学家。穷经笃古,老而不第。黄氏不是朱熹门人,但其说却以朱熹为宗。黄氏认为:“《春秋》者,圣人教诫天下之书,非褒贬之书也。何谓教?所
八卷。清厉鹗(生平详见《辽史拾遗》)撰。此南宋院画系指南宋御前画院之画。按南宋自从与金和议之后,于临安湖山歌舞,务在粉饰太平,于是乃仿宣和之故事,置御前画院,以侍候品玩。其所作之画亦即简称“院画”。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