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闲情偶寄

闲情偶寄

十六卷。清李渔(1611-1680?)撰。李渔字笠鸿,号笠翁,又号随庵主人、新亭樵客。原籍浙江兰溪,生于江苏如皋。二十七岁中秀才,后多次应乡试,均未中。有《笠翁十种曲》。本书内容颇为庞杂,共分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等八部。词曲部的细目有六,为构结、词采、音律、宾白、科诨、格局,论述戏曲文学,提出“立主脑”、“减头绪”、“密针线”等有关突出主题、严密结构的可贵主张。演习部的细目有五,为选剧、变调、授曲、教白、脱套,论述戏曲表演,强调舞台演出效果。声容部的细目有四,为选姿、修容、冶服、习技,讲述妇女服饰、打扮之术。居室部的细目有五,为房舍、窗牖、墙壁、联匾、山石,讲述房屋的建造、布置之法。器玩部的细目有二,为制度、位置,讲述器玩的形制、设置。以上二部或画图以说明。饮馔部其细目有三,为蔬食、谷食、肉食,讲述饮食之法。种植部的细目有五,为木本、藤本、草本、众卉、竹本,讲述草木花卉的栽植。颐养部的细目有五,为行乐、止忧、调饮啜、却病、疗病,讲述调养治生之术。全书所述多为作者的经验之谈。有金陵翼圣堂刊本,雍正刻本题为《笠翁偶集》,变十六卷为六卷,辑入《笠翁一家言全集》。近代上海梁溪图书馆和启智书局排印的《文艺丛书》以《李笠翁曲话》为名,收词曲、演习二部。《新曲苑》所收本名为《笠翁剧论》,亦仅有词曲、演习二部。有戏剧研究编辑部1959年标点本。《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编入第七集,只摘选词曲、演习两部分内容。

猜你喜欢

  • 三国疆域志补注

    十九卷。清谢钟英撰。谢钟英,江苏武进县人。他继承师训,写补注十五卷,大事表一卷,疆域表二卷,志疑一卷,共十九卷。因洪亮吉《补三国疆域志》有缺误,而作此《补注》。《三国疆域志补注》第一卷至第八卷为魏疆域

  • 朝鲜史略

    六卷。撰者不详。一名《东国史略》。明朝鲜人所记载其国治乱兴废之事。始于檀君,终于高丽恭让王王瑶。记载在新罗朴氏以前的史事比较简略,而自高丽王建以后则都编年纪载,事迹颇为详备。其中也附有史臣论断及历年图

  • 东都事略

    一百三十卷。宋王偁撰。王偁字季平,眉州人(今四川省眉县),其父王赏绍兴中曾为实录修撰。王偁承袭家学渊源,旁搜九朝事迹,采辑成编。洪迈修四朝国史时,曾奏请进王偁之书。王偁以承议郎知龙州,特授直秘阁。《东

  • 困知记

    二卷,《续记》二卷。《附录》一卷。明罗钦顺(1465-1547)撰。罗钦顺字允升、号整庵,泰和(今属江西)人。弘治六年(1492)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弘治十五年(1502),任南京国子监司业。正德三

  • 读仪礼日记

    ①不分卷。清于鬯(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撰。鬯字醴尊。松江府南汇县(属今上海市)人。优廪生。此书也是《学古堂日记》之一种。本书包括考《士冠礼》三条、《乡饮酒礼》二条、《乡射记》一条、《大射仪》一条、《聘礼

  • 大事记续编

    七十七卷。元末明初王祎(1322-1373)撰。祎字子充,义乌(今属浙江)人。元末隐居青岩山著书。朱元璋取婺州,召为中书省掾史,与宋濂并誉为“浙东二儒”。累迁侍礼郎,掌起居注,同知南康府事。洪武二年(

  • 四部丛刊

    五百零四种(分三编:初编三百五十种,续编八十一种,三编七十三种)。民国张元济(1867-1959)等辑。张元济字菊生,浙江海盐人。清光绪年间进士,曾任刑部主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因参加维新运动,1

  • 读风偶识

    四卷。清崔述(1740-1816)撰。崔述字武承,号东壁,直隶大名(今属河北)人。清代史学家,乾隆二十七年(1762)举人。曾任知县。治学以经为主,致力于疑古、辨伪、考信。考辨先秦古事,一切取信于经,

  • 释天

    一卷。清吕调阳撰。调阳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尚著《谈天正义》、《大学节训》、《中庸节训》、《纪年考》、《周官类考》、《考工记考》、《考工图》、《群经释地》、《古史释地》、《诸子释地》等。是编与《尔雅

  • 计然万物录

    一卷。周计然(生卒年不详)撰。计然,辛氏,又名计研,计倪,字文子,葵丘濮上(在今河南兰考县,民权县境内)人。计然博学多才,尤善计算。《计然万物录》是一本专门记载物产的著作。《计然万物录》为后人所辑,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