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钱塘渔隐济颠禅师语录

钱塘渔隐济颠禅师语录

沈孟(生卒年不详,生平事迹不详)述。《钱塘渔隐济颠禅师语》一书的主要内容是,记南宋僧人道济(1148-1209)生平杂事琐语。道济,俗姓李,字心,名远。传说他是紫脚罗汉的后身,投胎于天台县一李氏之家,为今浙江省临海县人。后出家为僧,先住浙江杭州灵隐寺,后移住净慈寺。佛教界把他神化为罗汉,称之为“降龙”。因他好打报不平,乐于除暴安良,扶弱济贫,善施众生,故世称他为“济公”。也因他不守戒律,嗜好酒肉,举止如痴如狂,被称之为“济颠僧”,至今在民间盛传不衰,早已编成小说如王梦吉所编写的《济公全传》,以及根据此本改编的天花藏主的《醉菩提全传》,王宣序改编的《济公传》等。到了近现代,有关济公的传说事迹被拍摄成电视剧,通过无线电波被千家万户所了解。本语录最早出于何年、月、日已不可详知,但有隆庆重刻本,续藏经目录作为高僧传也已收录。历史上是否有道济其人,世有两说:醉菩提院本认为“济颠实无其人”,乃是影射梁宝志事而为之。而释居简作塔铭文则认为济颠确有其人,是天台李氏儿子,时人称他为湖隐。明代田汝成所作《西湖游览志余》、黄永亨作《永兴寺志》、清代孙治增所修《灵隐寺志》,都认为济颠确是真实历史人物。其中,《西湖游览志余》卷十四载:“道济风狂不饬细行,饮酒食肉,人称济颠,卒于净慈寺”。《灵隐寺志》说:“道济初参远瞎堂,知非常僧。然饮酒食肉有若风狂,监寺不能容,瞎堂云:‘法门广大,岂不容一颠僧’”。纵观文献记载,多为小说家言语,难免不具有夸张神奇成份,但济颠作为真实的历史人物当不应怀疑。此书对了解济颠禅师生平事迹及佛学思想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参考价值。现见有日本内阁文库藏明隆庆本和见载续高僧传本。

猜你喜欢

  • 香国

    三卷。明毛晋(详见《毛诗陆疏广要》)撰。《香国》一书,主要记载各类香事。有的香品,著其产地,有的不记。书中文字大多沿袭旧词,并且庞杂、割裂,文意混乱,错误百出。如狄香一条,书中载:“洒扫清枕席,鞮芬以

  • 六书正义

    十二卷。明吴元满(生卒年不详)撰。元满字敬甫,歙县(今属安徽)人,万历中(1573-1619)布衣。专注于字学,著有《六书正义》、《六书总要》、《六书溯原直音》、《谐声指南》等。此书略仿《六书故》,分

  • 秋水集

    十卷。《补遗》一卷。清严绳孙(1623-1702)撰。严绳孙,字荪友,江苏无锡人。其以诗古文擅名,康熙十八年(1679)中举鸿博,授翰林检讨,与修《明史》,康熙二十二年擢拔为古迁中允。不慕荣利请归乡里

  • 宋书

    一百卷。梁沈约(411-513)撰。沈约,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武康镇)人,史学家、文学家。沈约靠母亲抚养成人,历任宋、齐、梁三朝显宦,“该悉旧章,博物洽闻”(《梁书·沈约传》)。宋时为尚书度支

  • 三僧诗

    三卷。三僧均不著其名。一曰《二楞诗稿》、一曰《高松诗稿》、一曰《中峰诗稿》。考《千顷堂书目》有智观《中峰草》,注曰:“字止先,号蔚然。江都僧,雪浪弟子。居浙江吴兴双髻峰。”其二僧则未详。然其《高松诗稿

  • 冰壑诗钞

    六卷。清朱令昭(约1729年前后在世)撰。朱令昭字次公,历城(今山东历城)人,生卒年均不详。少与淄川张元、胶州高凤翰等结柳庄诗社,绘画篆刻无所不能。著有《冰壑诗钞》。是集凡六卷。所收均有古今体诗。其诗

  • 涂水集

    八卷。明寇天叙(约1521年前后在世)撰。寇天叙,字子惇,山西榆次人,(生卒年不详)。正德三年(1508)进士。官至兵部侍郎。著有《涂水集》。是集凡八卷,诗文三卷,文五卷。寇天叙为应天府丞时,值武宗南

  • 简字全谱

    一卷。劳乃宣撰。劳氏既定京音五十母、十二韵、四声;复加六母、三韵、一入声之号,为宁音一谱;又加七母、三韵、一浊音之号,为吴音一谱。然犹未足以括中国各地方音,于是立一百十六母、二十韵。遂制定其谱,母韵各

  • 周易观澜

    无卷数。清乔大凯撰。乔大凯字颐庵,济宁州(今属山东)人。乾隆十八年(1753)举人。此书每彖爻之下都先列《本义》、程《传》,次列诸儒旧说,而以己意加以折衷。其所采掇,不出习见之书。间有自出新义的,如说

  • 程功录

    五卷。清代杨名时(1661-1737)撰。杨名时见《周易札记》条。此书仿照明代薛瑄《读书录》体例所撰的儒学札记,虽然书中第四卷论析了“铅汞之说”,但全书总体内容还是以儒家为主。此书是作者的讲学言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