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钱塘县志

钱塘县志

①十纪,明聂心汤纂。聂心汤,新淦人(今江西新干县),万历时钱塘中令,事至即决,庭无留犊。在任时南湖洪水泛滥,于是建化湾塘、筑闸、疏浚南湖、建捍江塘,民思其德,受百姓尊敬。《钱塘县志》万历三十七年(1609)刻本。为十纪,分:疆、胜、制、官、士、献、事、文、外纪。武林丁氏得其抄本,自著凡例、遂渐刻而成书,广为流传。《钱塘县志》光绪丁氏重刊本,体裁最为近古,词亦雅洁,足可称为名作。有清光绪间《武林掌故丛编》(第十六集)本。②三十六卷。清魏纂修。魏按钱塘县,秦置钱唐县。唐代以“唐”为国号,始在“唐”字上加“土”为“塘”。宋时与仁和县同为两浙路及临安府。元、明、清与会和县同为浙江省省会和杭州路、杭州府。康熙末年,魏莅任,见旧志自万历三十七年聂心汤修后,至此时已一百多年未修了。这期间,中经鼎革,时代变迁,风俗变迁,户口、赋税之消长,急需重新修志。乃博采籍传,以旧志为蓝本,载者因之,未载者补之,历数月而成。《钱塘县志》康熙五十七年(1718)刻本。全书三十六卷,分为:卷一为图考、星野、疆域、沿革、形势。卷二为山川上下。卷三为城濠、里市、河梁。卷四为水利、学校。卷五为公署。卷六为户口、田赋、徭役。卷七为风俗。卷八为物产。卷九为官师。卷十为选举。卷十一为恤政。十二为灾祥。十三为坛壝、祠祀。十四为寺观。十五为丘墓。十六为名宦。十七为世家、戚畹。十八九为大臣。二十为忠节、政事。二十一为理学、儒林。二十二为文苑。二十三为孝友。二十四为义行。二十五为隐逸、流寓。二十六为方伎。二十七至二十九为列女。三十为仙释。三十一为金石。三十二为经籍。三十三为古迹上下、古宫室。三十四五为艺文。三十六为外纪。钱塘曾为秦、隋、唐等各朝代的都会。此志接万历聂志后,为清代钱塘县第一部志。有清抄本。

猜你喜欢

  • 辟毛先声

    四卷,附录一卷。清蒋元(生卒年不详)撰。蒋元字大始,浙江乍浦(今平湖县)人,少时经商,后补诸生,卒年六十余。蒋元研读《近思录》有得,于是大量阅览先儒著作,辨析异同,折衷于朱熹。笃信张履祥之说,认为程朱

  • 书经问答

    八卷。清胡嗣运撰。胡嗣运字鹏南,安徽绩溪人,副贡生。此书设为问答,对于《尚书》要义,颇有所阐发。比如胡嗣运认为“四岳”是一个人,并举“三老”也是一个人为例证。《尚书》中的“四罪”,不是《左传》中的“四

  • 右文说在训诂学上之沿革及其推阐

    沈兼士著。是编先总论右文说源流,次评述近代各家右文学说,最后推阐右文说理论及其应用。是编对右文说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比较深入的理论探讨,是一部重要的训诂理论著作,影响很大。有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 圣记百言

    一卷。意大利罗雅谷(?-1638)译。罗雅谷字味韶,耶稣会士,天启二年(1622)到澳门,两年后与意大利传教士高一志共同到山西传教,崇祯三(1630)年因徐光启召之回北京,与传教士汤若望等共同修历法,

  • 新元史

    二百五十七卷。近人柯绍忞(1850-1933)撰。绍忞字凤荪,又名蓼园,山东胶州(今胶县)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清末历任翰林院编修、侍读、侍讲、京师大学堂总监督等职。1914年任清史馆总纂,

  • 东厓遗集

    二卷。明王襞(1511-1587)撰。王襞,字宗顺,自号天南逸叟,江苏泰州人,学者称东厓先生。是集为其门人林讷所辑。上卷为像赞、墓图、年谱、语录及同时赠答杂文,下卷为所作诗、赋、附载行状、铭志、祭文、

  • 观城县志

    ①五卷,首一卷。清沈玑修,张洞宸等纂。沈玑,江苏武进人,贡监。康熙八年(1669)任观城县知县。张洞宸,邑人,孝廉。观城县志创修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邑令乔昆。及沈玑任县令时,邑志已数十年未修。正

  • 春秋四家五传平文

    四十一卷。见《春秋五传平文》。

  • 易经贯一

    二十二卷。清金诚撰。金诚字闲存,华亭人。此书分元、亨、利、贞四部。元部记有“略言”六则,“谈余杂录”四卷,“易学问经说”、程子《易传序》、周子《太极图说》、张子《西铭》以及河洛卦象诸图与会讲之语。亨、

  • 麟旨

    不分卷。明吴应辰(生卒年不详)撰。应辰字璇卿,一字武平,自号嶰轩主人,松陵(今江苏苏州)人。屡试不第,屏居金陵,潜心著述。该书不分卷,也不全载《春秋》经文,只标出拟题,然后以一破题概括其意,在后面略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