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钟山札记

钟山札记

四卷。清卢文弨撰。卢文弨生平事迹详见《龙城札记》。此书为作者归田后,掌教南京钟山书院时所著。全书以考订经史为主,杂记诸文,体例与《龙城札记》大体一致。书中校勘、考订多精确可信,间有失检之处。《续修四库全书提要》谓书中“《论语》宪问篇、子路子贡疑管仲非仁二节,卢文弨引明顾宪成之弟允成曰:此恐是齐人张大之辞,而托于孔子耳,或齐《论语》窜入鲁《论语》中,末可知也。文弨又引袁枚亦同此见,谓齐人最尊管仲,此必齐之弟子记之,上下章云云,非齐论而何。不知齐论、鲁论,乃汉时齐鲁经生,各守师法,其分别在训诂章句,并非齐论是一书,鲁论又一书也。且此谓汉代之齐鲁,非指周之齐鲁,今观顾、袁之言,以为周之齐鲁,且谓此章是齐论,彼章是鲁论,尤属令人骇怪。顾氏兄弟,不通经术,(袁)枚亦浮夸之士,发此谬论,本不足责,文弨粗知学者,不特不加驳诘,反深信其说,无怪其有卢郎老矣之诮也。”又说:“详说经义”,“非其所长”等。仅据一二,全否其人,有失偏颇。其实,此书可取之处为多,足资治史者参证。此书,卢文弨生前即以刊行。今有《抱经堂》、《式训堂》、《丛书集成初编》、《皇清经解》等本。

猜你喜欢

  • 南涧文集

    二卷。清李文藻(1730-1778)撰。李文藻字素伯,号茝畹、南涧。山东益都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历官广东思平、潮阳知县,擢广西桂林府同知。文藻曾师事钱大昕,深研经学。大昕称他性好聚书,或

  • 桃花源集

    ① 一卷。宋姚孳(约1106年前后在世)编。姚孳,四明(今浙江宁波)人。生卒年不详。元祐六年(1091),补武陵(今湖南常德)令。因道士龚元正所辑古石刻文及诸家题咏辑为是编。前有自序,称:“沅水去牂柯

  • 委羽山续志

    六卷。清王维翰撰。王维翰,字啸林,浙江黄岩人。明胡伯举曾作《委羽山志》,世已无传。王维翰于偶然中得其残稿,故续成此书。《委羽山续志》同治九年(1870)刻本,共六卷。兹篇体例仿胡志。有补有续。宫室、仙

  • 道荣堂文集

    六卷。清陈鹏年(1663-1723)撰。生平见《陈恪勤集》条。本集为陈鹏年自编。诗文本非陈鹏年所长,加之集中亦皆应酬之作,与胸臆抱负无干,故而无何特色。此书《四库全书总目》收入存目介绍。

  • 太素脉

    见《太素脉秘诀》。

  • 春秋集解

    十二卷 附 春秋集解绪余 一卷春秋提要补遗一卷。清应撝谦(详见《周易集解》)撰。《春秋集解》节录《左氏》、《公羊》、《穀梁》以及胡安国《春秋传》,并引其余诸家之说,互为参证,然后作者再行折衷,提出自己

  • 思聪录

    一卷。明贺时泰(生卒年不详)撰。贺时泰字叔交,一字阳亨。陈鼎《留溪外传》作字叔文。以贺时泰之名推断,“交”字有义,而“文”字为误。江夏(今湖武汉)人。少时为诸生。后因耳聋,故自号聋人。此书为其子贺逢圣

  • 钝翁前后类稿

    一百十八卷。清汪琬(1624-1691)撰。汪琬,字苕文,号钝翁,又号尧峰,长州(江苏苏州)人。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官至户部主事、刑部郎中。后因病辞官归家。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

  • 知命录

    一卷。明陆深撰。陆深生平见《玉堂漫笔》条。《知命录》一书以记录秦蜀的山川名胜的内容居多,是陆深于嘉靖十三年赴四川任左布政史的途中见闻编就。书名之所以叫《知命录》,是因为当初授职陕藩,路经杨州蜀冈,因诧

  • 玄言新记道德

    见王弼《老子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