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略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略疏

二卷。唐代释智俨撰。释智俨生平事迹详见《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记》条。此略疏首先以五门分别,即教典所出,藏摄分齐,所诠宗趣能诠教体、释经题目和分文解释。所释元魏菩提留支译《金刚般若经。科判甚细,足见作者心机。其科判以四疑为纲骨,以解行为次第。四疑是说明如何发生何佛之心,如何向往从佛之行,如何修佛意旨,如何克服杂念邪心。疏中以“住”指实相般若,以“行”指观照般若,以“降伏心”指文字般若。通晓其住、行所为,皆以唯识真如为体。藏摄分齐,叙述大般若经部帙。此略疏有一定新意,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对解经有一定参考价值。现常见版本是金陵刻经处本。

猜你喜欢

  • 常州先哲遗书

    二集,七十四种,七百四十四卷。清盛宣怀(1844-1916)编。盛宣怀字杏荪,号愚斋,江苏武进人。官至邮传部尚书,家富藏书。常州一带学术,历史上便有盛名,到清代独标常州学派,著述极丰,后经战火,多有散

  • 太极集注

    一卷。清孙子昶(生卒年不详)撰。子昶号主一,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康熙十八年进士,官垣曲县知县。该书取朱熹之解,分配周敦颐之图,列为十章。分裂太极图原图,各系于下。又分解周敦颐原说,亦分为十章,加

  • 理学类编

    八卷。明张九韶(生卒年不详)撰。张九韶字美和,后以字行,《明史·宋讷传》附载张九韶传,即称张美和,清江(今属江西)人。元末累举不仕。明洪武三年(1370),荐举为县学教谕,迁国子助教,改翰林编修。致仕

  • 躬耻斋文钞

    二十卷。《后编》六卷。《诗钞》十四卷。清宗稷辰(1792-1867)撰。宗稷辰字迪甫,一字涤甫,号涤楼,浙江会稽(今绍兴)人,道光元年(1821)举人。官至内阁中书,山东运河道,历主湖南、群玉、濂溪、

  • 广蒙求

    三十七卷。明姚光祚(生卒年不详)撰。姚光禄字允昌。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万历十六年举人。官保定府同知。宋王逢原著有《十七史蒙求》十六卷。姚光禄因其内容尚不够详备,所以在其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分为三十七

  • 皇极经世解起数诀

    见《观物篇解》。

  • 丧服古今通考

    一卷。清单为札撰。为札,生卒年不详,字伯平,号芙秋,高密(今山东省高密县)人。嘉庆十八年(1813年)拔贡,历官栖霞教谕。著有《春秋述义》、《四书述义》、《读礼札记》、《读经札记》、《韩文一得》、《奉

  • 崇庆县志

    十二卷,谢汝霖等修,关芸棠纂。谢汝霖,曾知县事。关芸棠,罗元人,邑优贡。《崇庆县志》民国十五年(1926)刻本。此志条理井然,叙述简括。其纪事述清朝建立以后,上下交争之情,水深火热之状,且立言不苟,俨

  • 冬夜笺记

    一卷。明末清初王崇简(生卒年不详)撰。崇简字敬哉,宛平(今属北京市)人。明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入清补选庶吉士,官至礼部尚书。《冬夜笺记》系其随笔札记之文,大为编撰成书于康熙四年(1665)。所

  • 墨谱

    三卷。宋李孝美撰。李孝美,字伯扬,自称赵郡(今河北赵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书前有绍圣乙亥(1095)年间马涓及李元膺序言各一篇,叙述为孝美《墨谱》作序的缘由,盛赞孝美好墨为世罕有,不惧千里观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