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醒世恒言

醒世恒言

四十卷。明冯梦龙(详见《古今小说》)编撰。白话小说集,为“三言”的第三集。收宋、元、明时期话本、拟话本四十篇,都经过冯氏加工整理,形式、风格统一。此集比《古今小说》、《警世通言》略后问世,所收宋元话本较前两书为少,除《十五贯戏言成巧祸》(出宋话本《错斩崔宁》)等七篇可推知为宋元旧作外,其余绝大部分是明人拟作,其中很可能有冯氏自己的作品。故事的来源,或出于史传,或取材于晋人和唐宋的笔记传奇,更多是直接来源于民间传说故事。故事的内容都在不同程度上揭示了社会矛盾,反映了封建时代的社会生活和人命的愿望。尤其对于两宋以至明代城市发达以后市民阶级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有着比较广泛深刻的描写。《卖油郎独占花魁》是比较优秀的代表作品,描写名妓莘瑶琴经过一系列曲折将终身托于卖油郎秦重的故事,对于风尘女子的命运寄予同情,反衬揭露了以吴八公子为代表的贵公子嫖客凌辱妓女的丑行,反映市民思想比较鲜明,艺术上也比较完美。其他如《灌园叟晚逢仙女》揭露地主恶霸对善良花农的欺凌,《一文钱小隙造奇冤》对封建社会尔虞我诈等种种丑恶人情世态的暴露,《李玉英狱中讼冤》对残刑酷法和官府草菅人命的暴露,都有一定积极意义。另一方面,本集故事中也有比较明显的封建道德说教,有些神怪故事有宿命果报消极观念,并杂有色情污秽描写,如《郝大卿遗恨鸳鸯绦》和《金海陵纵欲亡身》两篇,描写两性关系流露出明显的庸俗情趣。本集创作成分较多,修订润色的功夫较大,大部分篇章情节曲折完整,人物形象鲜明,描绘细腻生动,语汇丰富,不像前二集留有旧话本质朴简古遗迹。在“三言”中,本集可以较集中代表冯氏白话小说创作成就,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该书有明天启七年(1627)叶敬池刊本,藏日本内阁文库,大连图书馆亦藏有叶敬池本。又有衍庆堂通行本。近代国内有《世界文库》本。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以《世界文库》本为底本,校以衍庆堂本和《今古奇观》,出版顾学颉校注本,集中第二十三卷《金海陵纵欲亡身》因情节涉于色情猥亵删去不录,个别卷文字亦有删节。人民文学本后多次重印。1992年,海南出版社据叶敬池本以《足本醒世恒言》为题排印全本。199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冯梦龙全集》据日本内阁文库藏叶敬池本影印全本。

猜你喜欢

  • 新语

    二卷。亦称《陆子》。汉陆贾(约前240-前170)撰。陆贾楚人,秦汉之际著名的舌辩之士,以客从刘邦定天下。授太中大夫。在吕后掌权期间,被免家居,孝文帝刘恒当权又重任太中大夫。西汉初两次出使南越,都成功

  • 以恬养智斋诗初集

    四卷。清程庭鹭(1797-?)撰。程庭鹭,字序伯,号蘅芗,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诸生。工诗文及篆刻。卷首为程序伯先生遗著目次:《以恬养智斋诗初集》四卷、《以恬养智斋诗二集》十六卷、《以恬养智斋集外诗

  • 静惕堂书目

    一卷。明曹溶撰。曹溶(1613-1685),字洁躬,又字秋岳,号倦圃,浙江秀水(今嘉兴)人。崇祯十年(1637)进士,官至御史,对宋元人文集有浓厚兴趣。是编又称《静惕堂宋元集书目》,即曹氏所藏各代诗文

  • 浮山县志

    ①八卷。明许安纂修。许安,河北万全都司龙门卫人。出身监贡。嘉靖十一年(1523)知浮山县。按浮山县志在明嘉靖以前,无可稽考。然嘉靖十一年时,尚有旧志稿抄本,亦不知何人编纂。许安上任后,即取旧志稿,加以

  • 北宋椠春秋公羊疏残本校勘记

    一卷。刘承干(1881-1963)撰。承干字贞一,号翰怡,别署求恕居士,浙江上虞人,迁居上海。喜校刻古书,刊有《嘉业堂丛书》、《吴兴丛书》、《求恕斋丛书》、《留余草堂丛书》、《希古楼金石丛书》等,编有

  • 壑舟园初稿

    一卷。清王瑬(1786-1843)撰。王瑬字子兼,初名仲瑬,一字亮生。吴县东洞庭山(今江苏吴县西南太湖中西洞庭山)人。王瑬还著有《乡党正义》、《四书地理考》、《钞书刍言》,辑有国朝文述等。王瑬明经文章

  • 纲目分注补遗

    四卷。清芮长恤撰。长恤字蒿子,原名城,字严尹。溧阳(今属江苏)人。前明诸生。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朱熹《通鉴纲目》包括正纲和分注。因为系出自朱子,故其间舛漏,世皆牵强解释。长恤考其本源,知分注非出于朱子之

  • 好古堂书目

    无卷数。清姚际恒编。此为家藏书目,依四部编排,不附解题,前冠康熙五十四年(1715)姚之骃(1696-1766,姚际恒侄)序,后附《好古堂收藏宋元版本书目》。经部十二类:经总、易、书、诗、春秋、三礼、

  • 广雅疏证

    二十卷。前十八卷为清王念孙著,后二卷署“引之述”,盖念孙存其子习业之说。王念孙(1744-1832),字怀祖,号石臞(又作石渠),江苏高邮县人。清代著名学者,精音韵、文字、训诂之学。乾隆四十年(177

  • 翰院琼琚

    八卷。旧本题明杨慎(1488-1559)编。杨慎,字用修,号升庵。新都(今属四川)人。杨延和之子。正德六年(1511)举进士第一。授修撰。其博文强识、著述甚丰(百余种),明时推为第一。其书饾饤补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