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酒色财气

酒色财气

四卷。作者不详。本传奇共二十七出,写龙图阁大学士包拯审理四件狱讼案件,平反冤狱之事。第一出至第八出为酒案,写临川人高阳在元宵节醉酒后到街头观灯,与富户雷士春发生冲突。雷士春之侄名应元,是道士,图其伯父之财,令人暗杀雷士春后,诬陷高阳为凶手。高阳屈打成招。包拯按临至江西,访知其情,以应元抵罪,释放了高阳。第九出至第十四出为色案,写扬州人柳衣至江州经商,艳羡缝衣匠之妻江氏的美色,希望一会,其夫得利应允。不料江氏被皮匠杀死,缝衣匠告柳衣于官府。而柳衣当夜为其父所阻,并未出屋。包拯至江州昭雪了冤狱。第十五出至第二十出为财案,写南康人贺金兰遗失一箧金,梦中有人告其失金在四圣庙旁。村民单大、赵三拾其失金,单大杀死赵三,把他的头置于箧中。贺金兰前来取箧,衙吏疑其为盗,揭箧见人头,囚贺金兰于狱中。包拯按部南康,方审清案情。第二十一出至第二十六出为气案,写瑞州一庞姓国戚,修炼长生药,山人海东青将杀一薛氏之子以合药,壮士养素劫而救之。海东青杀了庞国戚,弃尸于井,夺宝而去。养素追至,坠于井中。庞国戚的家人告养素于官府。包拯至瑞州雪其冤狱。第二十七出写包拯还朝,高阳、柳衣、贺金兰、养素四人前来送行。包拯把四个匾额分赠四人:一为“酒不可纵”,二为“色不可迷”,三为“财不可贪”,四为“气不可使”。此传奇的内容为劝善儆恶。本书有清雍正七年(1729)抄本。

猜你喜欢

  • 九九新论

    二卷。美国林乐知(详见《中国关系论》)撰,上海蔡尔康笔述。林乐知来华后,1868年即创办《教会新报》,1874年改称《万国公报》,林氏始终为其主笔。数十年来,为了中国的兴起,林乐知多次撰写文章,提倡实

  • 明清名人尺牍

    十卷。清冯瑜选刻梁同书所藏尺牍。冯瑜字鸣和,所刻《摹义堂法帖》与《瓯香馆帖》已著录。此刻收明人尺牍四卷,计三十五家,清代六卷,六十二家。此帖于嘉庆二十年(1815)刻成。梁同书作题语,大意是,他所藏明

  • 瑶光阁集

    十三卷。明黄端伯(?-1645)撰。黄端伯,字元公,建昌新城人。生卒不详。崇祯初(1628)进士,授宁波推官。著有《易疏》等。端伯生平好佛,曾镌私印曰“海岸道人”,取《楞严经》引诸沈冥出于苦海之语。及

  • 圣经学规纂

    二卷。清代李塨(1657-1733)撰。全书摘录四书五经中的“为学”之道,以申明作者关于“古圣学规,固不可不亟明于世矣”的观点。其中第一卷摘录了《论语》中关于学规的内容三十九条、《中庸》中关于学规的内

  • 记大同武州山石窟寺

    一卷。近人陈垣(1880-1971)撰。陈垣,字援庵,广东新会人。对火袄、摩尼、佛、道、天主等宗教,以及元史、年代学,校勘,辑佚,史讳等方面,均有开创性的成就。著述颇丰。有关佛教方面的著述,主要有《中

  • 侍儿小名录拾遗

    一卷。旧本题宋张邦几(生卒年不详)撰。书前有张邦几自序。序曰:少蓬洪公作《侍儿小名录》,好事者多传焉。王性之《补录》一卷以授余,曰他日观书有可采录之,乃作《拾遗》。与晁公武的《读书志》合。但晁公武称旧

  • 太常续考

    八卷。不著撰人姓名。据书中所述,可知乃明崇祯时太常寺官属所辑也。本书主要记述明代太常寺之建制、设官、职掌,以及有关制度。资料来源,主要是太常寺的档案材料。其中对祭祀、典礼之制记载甚详,所述沿革损益之由

  • 辜君政续书

    二卷。元陶凯撰。陶凯字中元,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生卒年不详。至正七年(1347),陶凯任永丰(今属江西)教谕,值县令辜中离任,永丰百姓请刻其善政于石,本书即为此而作。主要叙其政绩,并附以《赠言》、《

  • 明本释

    三卷。宋刘荀撰。其生卒年不详。刘荀东平(今属山东)人。书中称先文肃公,孝宗时尝知盱眙军。是书,为刘荀的讲学语录,大旨谓致力当求其本。故举出其中最重要的二十三条,各为标目,并加阐明,所论不尽者,又自为之

  • 纲目分注补遗

    四卷。清芮长恤撰。长恤字蒿子,原名城,字严尹。溧阳(今属江苏)人。前明诸生。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朱熹《通鉴纲目》包括正纲和分注。因为系出自朱子,故其间舛漏,世皆牵强解释。长恤考其本源,知分注非出于朱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