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郑学录

郑学录

四卷。清郑珍(详见《仪礼私笺》)撰。此书系汇辑诸书所载东汉经学家郑玄有关资料,加以考证而成。分为传注、年谱、书目、弟子四目,有黄彭年序,复于“传注”补正十七事,“书目”补正五事。“弟子目”补正二事。此书有同治五年(1866年)成山唐氏刊《郑子珍遗书》本,1940年刊《巢经巢全集》本。

猜你喜欢

  • 子思子

    一卷。南宋汪晫(详见《曾子》)编辑。此书成于庆元、嘉泰(1195-1204)间。汪晫孙汪梦斗于咸淳十年(1274),将此书和《曾子》献于朝廷,赠官通直郎。子思(前483-前402),名伋、字子思,孔子

  • 少仪外传

    二卷。南宋吕祖谦(1137-1181)撰。吕祖谦字伯恭,学者称东莱先生,婺州(今浙江金华)人。与朱熹、张栻齐名,时称“东南三贤”。以荫补入官,后举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历任太学博士、秘书郎、国史院编修

  • 思补斋诗集

    六卷。清潘世思(1770-1854)撰。潘世思,字槐堂,一作槐庭,号芝轩,江苏吴县人,乾隆状元,累官至吏部尚书、军机大臣。鸦片战争爆发后,力主林则徐驰赴广东禁烟。其人早擢科第,久历中枢,案牍之余,走笔

  • 疏影楼稿

    一卷。清许德瑗撰。许德瑗,生卒年不详,字素心,号竹轩,福建晋江人,许配何氏,夫亡守节,善绘画。此书刊刻年代不详。

  • 春秋四传通辞

    十二卷。明陈士芳撰。士芳字清佩,海宁(今浙江海宁)人。该书据董仲舒“《春秋》无通辞,随变而移”之语,故名。名曰《四传》,其实以胡安国《春秋传》为主,《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则取与胡安国所注相

  • 普陀山

    二十卷。清秦耀曾撰。秦耀曾,字远亭,江苏江宁(今南京)人。普陀山,元盛熙明曾考之。明侯继高乃为志。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普济、法雨两寺,请人纂辑志书。稿成法雨随即付梓。普济又请朱谨、陈歔重加增削

  • 大儒学粹

    九卷。明魏时亮(生卒年不详)撰。魏时亮字敏吾,南昌(今属江西)人。嘉靖十四年(1535)中进士。官至工部侍郎。初好交游,负意气。后因受挫折,潜心研习性理之学。任兵科给事中时,曾奏请以薛瑄、陈献章、王守

  • 石泉县志

    十卷,清赵德林修,张沆纂。赵德林字小山,华阴人,拔贡,曾任石泉县知县。张沉字槎仙,成都人,举人,石泉县训导。石泉县志,创修于康熙年间县令田邰茁,然仅十四页。县令林逢春续之,仍未成书。乾隆二十三年(17

  • 古本大学通解

    二卷。清聂镐敏撰。镐敏字京圃,湖南衡山人。嘉庆六年(1801年)进士,官至太子洗马。是书首有镐敏自序,认为程朱表章发明之功诚不可泯,但更改补辑则有不妥。是书体会贯通,复古本之旧说,识经传之定界。对朱子

  • 孝经严氏注

    一卷。梁严植之撰。清马国翰编辑。严植之字孝源,秭归(今属湖北)人,南朝梁经学家。官至中抚记室参军,兼博士。笃好郑学,撰《凶礼仪注》四百七十九卷。隋志有“梁王经博士严植之《孝经注》一卷”,书已亡佚。据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