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荣堂文集
六卷。清陈鹏年(1663-1723)撰。生平见《陈恪勤集》条。本集为陈鹏年自编。诗文本非陈鹏年所长,加之集中亦皆应酬之作,与胸臆抱负无干,故而无何特色。此书《四库全书总目》收入存目介绍。
六卷。清陈鹏年(1663-1723)撰。生平见《陈恪勤集》条。本集为陈鹏年自编。诗文本非陈鹏年所长,加之集中亦皆应酬之作,与胸臆抱负无干,故而无何特色。此书《四库全书总目》收入存目介绍。
二十四卷。明吴廷(生卒年不详)辑。吴廷(即吴廷羽),字左干,安徽休宁人。吴廷羽善画佛像。其子吴用卿喜收法书名画,吴廷羽便据之编辑《余清斋帖》。该帖正帖十六卷,续帖八卷,其中所收书迹多经董香光和杨明时鉴
无卷数。明来集之撰。此书每卦均大约举其要义,有所发明处不过数语,故取名为一得。其中颇有精当透彻之语,但支离破碎之处也不少。如释讼卦说,天开于子,水归于壑,见其始而不见其终,此天水讼之可以谋始而不可以成
一卷。清代汪师韩(1707-?)撰。汪师韩字抒怀,号韩门,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雍正进士,官居编修。有《上湖分类文稿》、《观象居易传笺》、《孝经约义》等著作。此书是作者的札记,中间夹有号证与议论,
张澜撰。张澜,生卒年不详,字观生,别号张呆,浙江会稽人。此剧本卷首载有《巧十三笔意》一文,知乃张澜所作传奇目录,其中为《一笑缘》、《二箑媒》、《三世因》、《四才子》、《五色旗》、《六国终》、《七宝钗》
一卷。清邵远平撰。作者生卒年及事迹不详。先是陆氏作《建文本纪》,书中不载出亡事实,远平补之,故名后纪。纪后附从亡诸臣叶希贤、程济等十七人。该书盖取材于史仲彬《致身录》、程济《从亡随笔》、刘琳《拊膝录》
十二卷。清永泰纂修。永泰字石安,满洲人,乾隆七年(1742)任登州知府。考《登州府志》,创修于顺治十七年施闰章,虽规模大备,然历年久远,残缺颇多。永泰莅任后,即征询耆硕,详稽典籍,汇辑成编。《续登州府
十卷。清汪志伊撰。汪志伊,安徽桐城人。乾隆举人,官至福建、江苏巡按、工部尚书、湖广闽浙总督。是书为作者任江苏巡抚时,乾隆九年(1744)、十年吴中州县受灾预筹而著。是书卷首为纲目,有《周礼》“十二荒政
一卷。原题周辛甲(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辛甲,亦称辛尹,原为商臣,曾多次谏纣王,而其意见从不被采纳,遂离商到周,在周文王和周武王时,任太史等职,曾命百官作箴辞以劝戒国王。《左传·襄公四年》简录其
四卷。明董其昌(1555-1636)书,陈钜昌(生卒年不详)刻。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官至礼部尚书,谥文敏。董其昌少好书、画,临摹真迹,书学颜真卿、虞世南以及钟、王,行楷之妙,
五十二卷,图一卷,附录二卷。清钱泰吉纂辑。钱泰吉(1791-1863),字辅宜,号警石、深庐,嘉兴人。清代著名经学家、文献学家,对方志学尚有一定研究。曾官达海宁训导二十七年,后主讲安澜书院。泰吉好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