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辨定祭礼通俗谱

辨定祭礼通俗谱

五卷。清毛奇龄(1623-1713)撰。毛奇龄,又名甡,字大可、齐于,号初晴,学者称为西河先生,浙江萧山人。兼工书画,与毛先舒、毛际可齐名,为“文中三豪、浙中三毛”之一。本是明朝诸生,明末遁隐,康熙间以诸生荐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任《明史》纂修官,后以病请归,不复出。毛奇龄品目严峻,喜驳辩以求胜,一时士流多忌之。博览群书,精通经史,善诗文,工音律。平生著述宏富,除《辨定祭礼通俗谱》外,还有《仲氏易》、《推易始末》、《河图洛书原舛编》、《太极图说遗议》、《春秋毛诗传》、《春秋属辞比事记》、《乐本解说》、《古今通韵》、《易韵》、《经问》、《四书改错》、《中庸说》、《大学证问》、《周礼问》、《诗传诗说驳议》、《诗札》、《毛诗百官记》、《舜典补亡》、《西河合集》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载其书目有四十余种,后人编为《西河全集》。《辨定祭礼通俗谱》是研究《祭礼》之书,取古礼而酌以清制,所论“祭礼”务必融入人情,以通俗为准则,但不免有违古义。然其对“祭礼”大致斟酌变通,凡古礼之必不可行,将俗礼之误托于古者,剖析考证亦往往明晰准确,为研究“祭礼”各成一家。可为后人研究“祭礼”之参考。版本有清同治十年(1871)《四礼从宜》刊本、《西河合集》本、《西河全集》本。

猜你喜欢

  • 渔洋文略

    十四卷。清王士祯(详见《古权录》)撰。此集为康熙三十四年(1695)王士祯所自编。共十四卷。书前有其弟子张云章序。士祯以诗名噪一时,有“一代正宗”之誉。其文亦“天姿朗悟”,“自然修洁”。张云章在序中称

  • 东瓯诗集

    七卷。《补遗》一卷续集八卷。明赵谏编。赵谏字士忠,浙江温州人。生卒年不详。本书前,有成化间乐清蔡璞辑温州一郡之诗,自王十朋以下为七卷,又补遗一卷。赵谏以其去取为未善,乃因蔡本而增损之,温州知府赵淮序而

  • 春秋左翼

    四十二卷。明王震撰。王震字子省(崇祯《乌程县志》作子长),乌程(今浙江吴兴)人。万历辛卯(1591)举人。朱彝尊《经义考》著录王氏《春秋左翼》,不著撰人,不录卷数,而所录卷首焦翚序,与此本卷首序相合,

  • 绥寇纪略补遗

    三卷。清吴伟业撰。吴伟业,见《绥寇纪略》条。其书于康熙十三年初刻成书(时称邹氏本,即为明逸民邹式金刊刻)时,仅存十二卷。嘉庆九年(1804年),张海鹏从萧子山处,获得吴伟业所遗手稿三卷,大喜过望,认为

  • 中峰应制稿

    一卷。《文选》六卷。明董撰。生卒年不详。董,字文玉,浙江会稽(今杭州)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授编修,以忤刘瑾出为成安知县,迁刑部主事。瑾诛复故官。历侍读左谕德、侍讲学士,迁詹事,兼学士,进吏部

  • 浣花集

    十卷。《补遗》一卷。唐韦庄(836-910)撰。韦庄,字端己,杜陵(今属陕西)人。少孤,家贫力学,工诗,尤善长短句。乾宁元年(894)进士第,授校书郎。转补阙。后仕蜀王建,至吏部侍郎同平章事。《文献通

  • 东南水利略

    六卷。清凌介禧撰。凌介禧,原名杏洙,字少茗,吴兴人。素有文行,究心于水学。条议水利数万言,为救荒之策。光绪九年(1883)春夏间,霪霖为灾,凌介禧与王凤生溯源讨委,遍阅杭嘉湖水道,斟酌事宜,而辑成此书

  • 神器谱

    五卷。明赵士桢(1554-?)撰。赵士桢,字常吉,号后湖,乐清(今属浙江)人。累官文华殿中书舍人。喜谈兵,精于火器研制。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录“赵士桢东嘉神器谱四卷”,即为此书。今存赵氏《神器谱续》

  • 易心存古

    二卷。清张六图撰。六图字师孔,山西曲沃人。据作者自序此书历数年始成。全书分上下两卷,首列十则,次取河洛诸图及经传文义而以意释之,谓之易心十详。谓易有五圣,即伏羲、文王、周公、孔子及大禹。八卦方位则谓伏

  • 黄公说字

    无卷数。清顾景星(1621-1687)撰。景星字赤方,号黄公,蕲州(今湖北蕲春县)人。明贡生,康熙己未(1679年)荐举博学鸿词,以病辞。记诵淹博,以诗文著称,著作尚有《白茆堂集》、《读书集论》等。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