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谐声谱

谐声谱

① 五十卷。清张惠言(1761-1802)撰。惠言字皋文,武进(今属江苏)人。嘉庆四年(1799)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其学深于《易》、《礼》,著作有《周易虞氏义》、《虞氏消息》、《仪礼图》等。此书由其子张成孙补编而成。阮元序云:“嘉庆间,余曾闻武进张惠言有韵学书,未见而编修卒。道光中,编修之子成孙,聪明辛勤,能传父学,踵成编修之书,曰《谐声谱》,奉以示余。其书分中、僮、薨、林、岩、筐、萦、蓁、诜、于、萋、肄、揖、支、皮、丝、鸠、毛、蒌、岨二十部。此乃于《毛诗》中,拈其最先出之字为建首,加以《易》韵,又以《说文》之声分出之,犁然不紊,有各家所未及者。”按:张惠言所撰题为《说文谐声谱》,分二十卷。其子成孙所补题为《谐声谱》,凡五十卷:卷一韵部目,卷二论表,卷三至卷二十二谱二十部,卷二十三至卷四十二丝联绳引表二十部,卷四十三至四十四为毛诗谱,卷四十五为周易翼韵、屈平赋韵,卷四十六至四十九为略,卷五十为序例。共得声母1263,谱以得声,表明分部,韵纪流源,略提其要,至为精密谨严。当时阮元见到此书就拟刊刻,但未刻成。其父子两代稿本藏于阳湖赵氏天放楼,后归武林叶氏揆初。叶氏后来又得东方文化会藏本,载有阮元序文,且有所增益。因名惠言本为初稿,成孙本为稿本,东方文化会本为钞本。叶氏请吴县戴绥之以稿本为主,参照另两本加以校订,是为武林叶氏刻本。② 二卷。清丁显撰。丁氏谓谐声之法,迄今三千余年,鲜有能发其蕴者。夫所谓声者,唇舌喉齿腭之声也;谐者,谓以唇舌喉齿腭之声各分其类。仅即一声,悉心调摄日久,他母之声,自能调口而出也。于是因《音鉴》二十二字,以音纲为次第,且于腭、舌、唇、齿、喉、半舌、半齿,各归一例,并分开、转、合三声,每母均统阴阳清浊两行,横行均同韵之字,竖行均同声之字,双声叠韵一贯图,横竖均可接读。又按母分为古音同声、一字数音同声、北人入声读同声,并附以方言方音同声、天地人物义类训诂之同声、经史子百家之异字同声,缀于每类之末。是为《谐声谱》。其目次曰腭声见母粗音字汇、腭声见母细音字汇、腭声见母分类纪略,曰腭声溪母粗音字汇、腭声溪母细音字汇、腭声溪母分类纪略等凡六十四目。每类之字搜辑皆颇详备,可资参考。有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刊本,为《丁西圃丛书》之《韵学蠡言举要》之一种。

猜你喜欢

  • 易经音训

    不分卷。清杨国桢主持编校。杨国桢,崇阳人。嘉庆进士。抚河南七年,悯读书人得书难,刊十三经读本,又因《论语》、《孟子》家有其书,去之。只刊十一经。此《易经音训》即其一。由开封知府存业、知县袁俊、汪杰、李

  • 满律摭遗

    二十二卷。清沈家本撰。沈家本,见前条。是书前有沈家本自序,叙述编次原委。其卷一为总述目录,卷二为盗律、有韧略、恐猖、和买卖人、持质、受所监、受财枉法、贼伤等,卷三为贼律一,有大逆无道等,卷四为贼律二,

  • 方舆胜览

    七十卷。祝穆撰。祝穆,字和甫,南宋建阳(今属福建省)人。据《建宁府志》,祝穆少时名丙,与弟癸同受业于朱熹,后授迪功郎,为兴化军涵江书院山长。该书前有嘉熙己亥吕午序,嘉熙己亥为南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

  • 龙安府志

    十卷,清邓存咏纂修。邓存咏,江西人,进士,曾任龙安府知府。龙安自康熙、乾隆以来,修郡志者,只存草稿,未及梓行。至邓守乃莅任,锐意搜集而为此。《龙安府志》道光二十二年(1842)刻本,共十卷,分为:卷一

  • 苏诗摘律

    六卷。旧本题刘宏集注。刘宏生卒年、事迹均不可考,无锡(今江苏省无锡市)人。据书中所题,刘宏曾任长垣县知县。本书共六卷。集中之诗,皆为摘自苏轼集中之七言律诗,刘宏自注亦附诗下。因其才学有限,故所注潦草荒

  • 江淮异人录

    二卷。宋吴淑(见《事类赋》)撰。此书所记道流、侠客、术士二十五人,各著小传,唐代二人,南唐二十三人。吴淑为徐铉婿,受其影响,亦颇喜怪语,离奇荒诞。但所记人与事,前史往往有之,并非杜撰。尤袤《遂堂书目》

  • 读尚书隅见

    十卷。清谢庭兰撰。卷首有谢庭兰自序,书后有其门人缪鼎臣跋。卷一至卷五说《尚书》,卷六至卷十历辨毛奇龄、段玉裁、王懋竑、孙星衍、江声、王念孙、王引之、阮元、焦循、俞樾、戴钧衡以及明代学者袁良贵等各家之说

  • 缁衣集传

    四卷。明黄道周(其生平详见“月令明义”条)撰。是书为崇祯十一年(1628)黄道周官少詹事时所进《礼记》注五篇之四。《缁衣》为《礼记》篇名。黄道周将《缁衣》分为二十三章,卷一共七章:不烦第一,咸服第二,

  • 邃怀堂全集五种

    三十四卷。清袁翼(生卒年不详)撰。袁翼,字谷廉,上海宝山人。道光年间举人,屡试不第,遂以知县,历署峡江、安福、弋阳诸县事,所到之处必先询问人民疾苦,兴革利弊,卒于任所。著有《邃怀堂文集》四卷,骈体文六

  • 怀舫集

    三十六卷。清魏荔彤(约1685前后在世)撰。魏荔彤,字念荔,直隶柏乡(河北柏乡)人。魏裔介之子。生卒年不详。年十二补诸生,以资入为内阁中书,选凤阳同知,后官至江苏按察使。嗜好古学,勤奋著述,罢官后杜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