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说文论正

说文论正

二十四卷。清王育(生卒年不详)撰。王育字石隐,号庄溪,太仓(今属江苏)人。与陈瑚(字确庵)、陆世仪(字桴亭)志同道合,明亡后隐居讲授,不改衣冠。此编按许书部首分韵编次,许氏说解悉仍原本。其论正逐义分疏,共三十余万言,历十余载而成书。陆世仪序谓:“准之《说文》以正其体,参之六经四子周秦以上之书以周其用,酌之古今论说字学之书以证其异同。”陈瑚序云:“其不专己以贬古,不徇古以传讹,不变形以取义,不曲义以从文。”自谓:“推古圣贤造字之本指,根于六义,证以五经,会其领要,以成一家之书。”兹摘其释字二例,以见一斑:“宗庙之礼,犬曰羹獻,故字从犬鬳,读若宪,鼎属。置犬于鼎以进之,故以鬳为声。犬为物之大,鼎小不足以函之,其体尝露于上,因假借露也。宗庙献酬,贤者之事,因假借贤也,《论语》曰文獻是也。”“國之从或,或字古國字也,从口从一从戈。口,古方字,地方也。一,法也,先王建国以五等之爵而制其地,大国方百里,小国方六七十里,方五六十里,皆有一定之制,故从一。戈,兵也,谓设武以守之,此会意之书。凡国邑必有界,因假借为畛。域字后人尚分别,因加土作域,为邦域之域。加口于外作國,为家国之国。至或字本文反假借为未定之词。其假为未定之词何也?建国本以为民,有德则君之,无德则夺之,无一定之势,故借其字。”《续修四库提要》云:“其精到固当其戴侗、周伯琦、杨桓、魏校之右也。”(杨钟羲)王氏说字可谓比较园通,但是非参互,言假借似引申,未免穿凿。其稿本未刊,有传镫崖精舍博士泉庄诸印记,旧藏归安姚凯元子湘表霁斋,后归福山王氏。

猜你喜欢

  • 避暑漫笔

    二卷。明谈修(约1596年前后在世)撰。生卒年均不详。谈修字思永,无锡人,著有《惠山古今考》等书。《避暑漫笔》内容都是摄取先进的言行可以师法的和近代风俗中可资鉴戒的,铺叙成篇。当时世道人心皆极坏弊,谈

  • 粤诗搜逸

    四卷。清黄子高(生卒年不详)编辑。黄子高,字叔立。广东番禺(今属广州)人。约嘉庆、道光时人。优贡生,以词章擅名,著有《石溪文集》等。此集为粤诗汇集。在编辑体例上与以往不同。以往粤人选编粤诗,大抵以兼收

  • 春秋三传义求

    二十四卷。清吴敏树(1805- 1873)撰。敏树字本深,号南屏,巴陵(今湖南岳阳)人。道光壬辰(1832)举人,官浏阳县教谕,与同里方稼轩同治经学,为学官。著有《柈湖文录》、《柈湖诗录》等。作者认为

  • 敦行录

    二卷。清张鹏翮(1649-1725)撰。张鹏翮字运青,号宽宇,又号信阳子,四川遂宁人,祖籍湖北麻城。1670年中进士,1680年授苏州知府,1688年清廷派以索额图为首的使团前往色楞格与俄国使团商谈边

  • 庚溪诗话

    二卷。宋陈岩肖(约1147前后在世)撰。陈岩肖,字子象,自号西郊野叟,金华(今属浙江)人。宋钦宗靖康中,曾游京师天清寺,汴京失陷,其父德固遭难。绍兴初,官建康。绍兴八年(1138),以任子中词科,仕至

  • 尚书今文二十八篇解

    不分卷。清杨钟泰撰。杨钟泰字硕葊,山东招远人,嘉庆六年举人,官至大挑知县。本书专门解释《今文尚书》二十八篇。程题雁为之作序,程题雁在序中称杨钟泰是真正能够表露圣人心迹的人,此书汇集了众说的精粹。伏生为

  • 万氏济世良方

    见《万氏家钞济世良方》。

  • 制义科琐记

    四卷。清李调元(1743-?)撰。李调元,字羹堂、赞庵,号雨村、童山蠢翁,四川罗江县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任庶吉士、吏部主事。后得罪和珅,充军伊犁,旋获释归里。博览经史百家以及野史戏曲之书

  • 岳池县志

    二十卷首一卷,清何其泰修,吴新德纂。何其泰,曾任岳池县知县,候补通判。吴新德字让泉,邑人,咸丰十一年(1861)举人。光绪元年(1875),大府议修省志,通行各州县饬取事实。何其泰奉檄后,乃集绅筹派,

  • 盘谷集

    三卷。清释智朴(生卒年未详)撰。释智朴号拙庵,江苏徐州人。居盘山四十余年。当时盛流,如朱竹垞、王渔洋、宋牧仲,皆与订交,尺牍往还无虚月,所著《盘山志》,详略有法。此集为乾隆时命翰苑诸臣重为编定。前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