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说唐演义全传

说唐演义全传

十卷六十八回。不题撰人,署“鸳湖渔叟校订”,前有如莲居士序;亦有刊本题“姑苏如莲居士编次”。鸳湖渔叟当为嘉兴人,如莲居士当为苏州人,而作者究为何人,尚存疑。该书成书于清乾隆年间,比褚人获《隋唐演义》稍晚,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叙隋文帝杨坚立国至唐太宗统一天下一段故事。简称《说唐》,又名《说唐前传》。明清两代演述隋唐乱世英雄故事的讲史小说已有多种,如罗贯中的《隋唐两朝志传》,熊大木的《唐书志传通俗演义》,褚人获的《隋唐演义》等。而该书与其他写隋唐故事的最大区别,是突破正史局限,集中描写瓦岗寨诸将为中心的“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等一群乱世英雄,以武功排出十八条好汉,极富于英雄传奇色彩。对于作为历史背景的隋朝荒淫失政、各路英雄举兵反隋的历史必然性,该书也予以了必要揭示;同时立足于封建正统观念对唐王朝的立国也予以了宿命论的美化。但主要侧重于对秦琼、程咬金、尉迟恭、罗成、单雄信、王伯当、李元霸等英雄故事的描写。在写这些人的故事时,采用了大量以前同一题材讲史小说中所没有的民间传说,使情节曲折复杂、神奇多变,人物身上也附着了过多的理想化传奇色彩。该书结构比较松散,情节也有摹仿其他通俗小说之处,总体看它在文学史上不居太重要地位。但在民间流传甚广。至今日,世间传诵的秦琼、程咬金、罗成等人故事,多来自于该书。秦琼等英雄的武艺、兵器,在该书的基础上渐成定型,一直为民间说书人反复演编,并改编成多种戏曲,活跃在舞台上。这些影响,是该书最主要价值所在。有清乾隆癸卯(1783)刊本,嘉庆辛酉(1801)会文堂重刊本,圣德堂刊本,善成堂刊本(八卷,题《说唐前传》)。1961年,中华书局出版陈汝衡修订整理的六十六回本,题《说唐》。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重版修改本。

猜你喜欢

  • 垂金荫绿轩诗钞

    二卷。清蒋超伯著。蒋超伯,字及籍贯、生卒年均不详。据集前序称:该诗集系清同治丙寅(1866)至戊辰(1868)夏之间,作者与友人方子箴“更相酬唱”而成,“或有作而和焉,或有无意而就焉。”因诗稿曾存放于

  • 古欢录

    八卷。清王士祯(1634-1711)撰。王士祯本名士禛,因避胤禛(雍正)讳而改称士正,乾隆时诏命改士祯。字贻上,一字子真,号阮亭,又自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县西)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

  • 道德真经注

    ①见河上公《老子注》。②四卷。初唐李荣(生卒年不详)撰。李荣,初唐元天观道士,号任真子,为高宗、武后间人。撰有《道德真经注》四卷。仅存一至三十六章。旧题称:“元天观道士李荣注”。书分《道经》、《德经》

  • 六书转注录

    十卷。清洪亮吉(1746-1809)撰。亮吉初名礼,又名连,字君直,又字稚存,号北江,江苏阳湖(今武进)人。乾隆进士,授翰林院编修。通经史,精小学,著作甚丰,举其要者有《春秋左传诂》、《公羊·穀梁古义

  • 耄学斋晬语

    一卷。清代杨光仪(生卒年不详)撰。杨光仪字香吟,一字庸叟,天津人。此书为作者的心得札记,均是作者有感于平生所读过的书籍、所接触的人事而写成。全书文字简洁易懂,主要内容涉及修身处事方面的心得、格言、警语

  • 明伦初集

    五卷。《续集》五卷。清郑文炳(生卒年不详)编。郑文炳,字慕斯,莆田(今福建)人,约雍正、乾隆年间人。文炳少有志操,探性命之学,作《正学论要》,有孝名。补弟子员,入鳌峰书院,从蔡世远学。两举孝廉,皆不就

  • 吕新吾先生实政录

    见《吕公实政录》。

  • 大学阐要

    一卷。清张恩霨撰。恩霨其人详见《论语论略》条。是书首有恩霨自序二首,题名为“阐要”,意在与注疏家逐字解释不同。大意为孔子《孝经》体用兼备,其要惟语曾子,曾子传孔子之道,故于《大学》以明其宗旨。其解释“

  • 真志堂诗集

    五卷。清仝轨撰。仝轨字本同,清郏(今河南郏县)人,生卒年不详。康熙举人。天资聪颖,学识渊博,对诗文功力尤深。晚年精研洛闽之学,从学者日增,称谓平山先生。著有《真志堂诗集》。此集凡五卷,卷一为五言古诗八

  • 桓令君集

    一卷。魏桓阶撰。(生卒年不详)。桓阶字伯绪,长沙临湘(今湖南长沙)人。曹操平荆州,辟桓阶为丞相掾主簿,迁赵郡太守。魏国建立后为虎贲中郎将、侍中,迁尚书。文帝即王位,迁尚书令,封高乡亭侯,加侍中。及受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