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要览

要览

一卷。又称《陆氏要览》。类书。晋陆机(261-303)撰。机字士衡,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少时为吴牙门将。吴亡,家居勤学。太康末,与弟云同至洛阳,文才倾动一时,时称“二陆”。曾官平原内史。及成都王司马颖讨长沙王司马乂,任机为后将军、河北大都督,兵败被谗,为颖所杀。机工诗,善骈文,原有文集,已散佚,后人辑有《陆士衡集》。《要览》原三卷,董斯张《广博物志》引书目说:“《陆士衡要览》三卷,上曰连璧,中曰述闻,下曰析名。”原书宋末已佚。后人自《太平御览》中辑得十数条。今辑本传世者有二,一为元陶宗仪辑《说郛》本一卷;二为清马国翰辑《玉涵山房辑佚书》本一卷,较陶本多数条。

猜你喜欢

  • 郁仪楼集

    五十四卷。明邹迪光(1550-1626)撰。邹迪光,字彦吉,号愚谷。无锡(今属江苏)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除工部主事,历员外郎,出为黄州知府,官至湖广提学副使。年四十即罢归,筑室惠山,多与文士

  • 神仙传

    十卷。晋葛洪(详见《肘后备急方》)撰。古来有关修道成仙的故事传说甚多,好事者常记录成书,令人去效仿追求。然而世间只见有人修道,不见有人成仙,逐渐引起人们对所谓长生不老、飞举成仙之说的怀疑。据葛洪自序,

  • 庚辛之间读书记

    一卷。清王国维撰。此编成于1910-1911年间,收书十五种,皆撰提要考证,有王忠悫公遗书观堂外集本。

  • 积斋集

    五卷。元程端学(1280-1336)撰。端学字时叙,号积斋。庆元(今浙江宁波)人。累官国子助教,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另著有《春秋三传辨疑》。“端学之说《春秋》,勇于信心,而轻于疑古,颇不免偏执胶固之弊。

  • 车营叩答合编

    四卷。明孙承宗(1563-1638)等撰。孙承宗,字稚绳,高阳(今属河北)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登进士第二人,授编修,进中允。熹宗即位,以左庶子充日讲官。帝每听承宗讲,辄曰“心开”,故眷注特殷。

  • 说唐诗

    二十二卷。清徐增撰。徐增,字子能,长洲(今属广东)人。生卒年不详。有《说唐诗》、《重编灵隐寺志》等。是集为唐诗注解本。所录唐诗三百余首。一一推阐其意。徐增曾与金金人瑞(圣叹)游,故从人瑞评唐人律诗“无

  • 字汇补

    十二卷。清吴任臣(生卒年不详)撰。任臣初名征鸿,字志伊,一字尔器,号托园,仁和(今浙江杭州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博学多闻,通经史,精小学,著作尚有《十国春秋》、《山

  • 大易缉说

    十卷。元王申子撰。王申子字巽卿,邛州(今四川邛崃)人,生平不详。田泽述刊书始末,称皇庆二年(1313年)四月湖广行省札付王申子充武昌路南阳书院山长、又称前邛州两请进士,寓居慈利州天门山,垂三十年,始成

  • 华氏中藏经

    三卷。旧题汉华佗(约141-208)撰。华佗,别名旉,字元化,东汉末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县)人。华佗一生不愿为官,坚持在民间行医。他精通内、外、妇、儿各科,尤擅外科与针灸之术,医德高尚,医术精良,后世传

  • 释亲广义

    二十五卷。清吴卓信撰。吴卓信(1755-1823)字项儒,号立峰,昭文(今江苏常熟县)人。诸生,不仕,精名物制度。尚著《丧礼经传约》、《仪礼札记》、《汉书地理志补注》、《三国志补》、《汉三辅考》等。是